月圆之时
文/秋谷
小时候
围绕着妈妈前屋后院
仰望着明月
一家团圆
长大后
一棵大树绕着那花这朵
期待着未来
花好月圆
成家了
守着妻子窗前明月心悬
温暖着老小
快乐无边
而今啊
母爱己是断了线的风筝
对影相无语
盈泪月前
20250314
诗评
这首《月圆之时》以月亮为贯穿始终的意象,通过四个时空切片的对比,勾勒出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图谱。诗中既有"一家团圆"的温暖,也有"对影相无语"的孤寂,在时空转换中完成了对亲情、成长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结构上的时空蒙太奇
诗人采用四幕剧式的结构,用"小时候-长大后-成家了-而今啊"的时间轴串联起人生的重要节点。每段四行的短句节奏,恰似月光流淌的韵律。前三段层层递进的"绕"字(围绕妈妈、绕着花树、守着妻子),与末段"断了线的风筝"形成张力,暗示生命中永恒的牵挂与必然的离别。
意象系统的双重隐喻
月亮在此不仅是物理存在,更是情感载体:童年的明月是圆满的见证,成家后的明月成为守护的象征,而最终的"盈泪月前"则将明月转化为永恒的追思。"风筝"意象尤为精妙——断线的风筝既是对母爱逝去的具象化表达,又暗含生命终将独立飞翔的隐喻,与前三段的"绕"形成空间位移的呼应。
情感光谱的冷暖渐变
诗中色彩从暖黄("温暖着老小")渐次转为冷白("盈泪月前"),温度感的变化恰与人生轨迹暗合。前三段的动词充满动态(围绕、期待、守着),末段则以"无语""盈泪"的静态画面收尾,这种动静转换强化了情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