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 缘
文/关 民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信了。
缘,就是一次机遇的把握或流失,是人际间的分分合合,是生活中的恩恩怨怨,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因果关系。
唐代诗人李白与贺知章于公元742年的相遇,一个时年42岁,一个时年83岁。贺知章十分欣赏李白出众的才华和他一袭白衣,仙风道骨的气质,称其为“谪仙人”,这个雅号是“天上下凡的神仙”的褒义,他竭力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后来才有了“放荡不羁,诗行天下”的李白。而李白一生中与杜甫、元丹丘、孟浩然,甚至“平民”汪伦等,都是因诗或因酒而结缘的。其中最著名的《将进酒》写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见,李白喝醉酒后,差点把元丹丘家里宝物拿去变卖换酒喝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就铁到这个份上。至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倾诉,就别说李白与汪伦的情义和缘分有多深了,殊不知,李白为汪伦,也为泾县桃花潭,做了中国史上最成功的,千年不衰的广告。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这样或那样,此时或彼时与人结缘的机会,我也不例外。
记得2019年5月22日那天,在国家一级作家、原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裴章传的主持下,我的新书《凡人俗语——韩新东总编手记赏析》(上下册),在夜山明艺术馆举行出版发行仪式。活动前,经友人介绍,我与“吴佬家酒”的掌门人吴庆华先生不期而遇。他个头不高,发型时尚,身着唐装,一脸憨厚,甚至有些腼腆。他握住我的手说,自己平时很喜欢读书,也爱收藏一些字画和古玩,是一个热爱文化的做酒人。既然他说喜欢读书,我自然毫不犹豫地赠送他一套新书,他捧着书有些激动,半响,他贴近我的耳根低声说:我也没啥表示的,即然我是做酒的,今晚的招待用酒,由我全部赞助了。我当即谢绝道:不,不,酒已准备好了,下次再说吧。他顿时不依不饶地说:那不行,今晚高朋满座,一定要喝咱们山里人自家酿造的酒,包您满意!如果大家喝了都满意,以后您再做什么活动,这酒咱全包了。作为一个厚道之人,他说到做到,在我后来几年里,凡是我的新书出版发布活动、讲座活动、沙龙活动和我的诗歌专场朗诵活动等,“吴佬家酒”便自然成为我约定俗成的赞助商。
这次邂逅,我每每想来,不知如何将彼此的缘分下个定义:是因书而结缘?还是因酒而结缘?直到后来,在我俩不断深入了解和深入接触后,我才断然给予了定位:酒缘。
原因很简单:写作出书是我的个人行为,而喝酒则是我俩的共同爱好!他喜欢喝酒,我也喜欢贪几杯,所以,冠以“酒缘”是再好不过了。
后来,他经常邀我去他在望江西路的海卉花市工作室去喝酒。他的雅室并不算很大,三百多平米,溢满了茶香、酒香和墨香,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古玩摆件,大厅的地上满满都是青花瓷瓶装的“吴佬家酒”……我们喝酒前必须要完成“三步曲”:一是品茶,他提供的茶叶基本都是来自岳西大山里的原生态好茶;二是尝菜,他提供的菜肴大都是从岳西大山里定期送来的无污染原生态食材;三是喝酒,他提供的白酒自然全是采用岳西大山里的泉水自家酿造的好酒。原来,他是安徽岳西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具有浓浓的家乡情怀。
出于好奇,我慢慢地了解到,“吴佬家酒”是吴庆华家族的祖传工艺和祖传家业,是用天然泉水秘酿而成,因纯手工酿造,而非工业化生产,其产量十分有限,一般仅供亲朋好友,或网上消费者的订购,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尤其是装酒的器物,是采用景德镇订制的青花瓷瓶,特别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至于酒的品质,那就更不用说了,打那次新书发布会后,我这几年,基本上不喝其他的白酒,而改用“吴佬家酒”招待客人,甚至,我出差外地,也带上这酒作为礼物送给各地亲朋好友。有一次,我特地邀请裴章传先生去他的工作室掼蛋喝酒,席间,裴章传先生兴致大发,足足喝了一斤多,居然把吴庆华安排来陪酒的几位高手,都喝得甘拜下风,有的人中途悄悄退席而去。我在席间也反复劝裴章传先生少喝一点,而他始终却手不离盅,大呼:好酒,好酒。
这让我想起唐代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这首诗,从中一览诗人与众友们的酒缘。喝酒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应酬,人之间有了友谊,才能在一起喝酒聊天侃大山,温馨而从容。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妨以茶结缘,以书结缘,以画结缘,以琴结缘,而更可以以酒结缘。也许,因酒结缘更有情趣,更有内涵。
生活在这个世上,有很多的事可以求,唯缘分难求。茫茫人海,浮华世界,有多少人真正能寻觅到最完美的缘分,又有多少人在擦肩而过中失去了最好的机缘,又有多少人虽有正确的选择,但是,却站在了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有时缘去缘留只在一念之间。
而我与“吴佬家酒”的缘分正恰到好处,从见面的那天,我就知道,我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2021年9月5日 合肥
诗 人 简 介
关民(笔名:关注、光明),男,安徽合肥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受聘中国艺术家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参事室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家协会理事,当代人物网副主编。著有散文集《凡人俗语——韩新东总编手记赏析》(上下卷)和《凡人俗语——关民诗歌散文自选集》《在下一个路口等你》等诗歌集;参与裴章传先生主编的《史话朱巷》《古镇庄墓》撰写。目前是《都市头条》“红榜”诗人,拥有“粉丝”318万。代表作有《合肥颂》《大别山之歌》《茶》《思想家(外一首)》《等待寂寞的降临》《我的诗》《钥匙与锁》《大脑》《清晨》《问苍天》《一条路》《第“六次”相遇》《马拉松宣言》《奔跑吧,青春》《中元》等,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2016年至今参与《窥洞》《刘将军的墓》《野村》《隔离岛上的狗》《牛王》《六号银像》等多部院线电影的制片工作。其中《牛王》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提名奖。获2023安徽省“德艺双馨艺术人物”殊荣。

梁锐,笔名惜缘。字灿坤,号紫阳轩主——海龙先生。男,大专学历。出生于安徽合肥。国礼书画家。年度上榜诗人。非马特约诗人。呼兰作家协会会员。孔子诗歌协会会员。国家级书法艺术家。出版邮票到法国,荷兰,德国,奥地利。自幼临摹颜柳书法,获全国《东方红★伟人颂》书画大赛金奖。获全国《翰墨杯》书画大赛银奖。中国书画家《协会领军人物》一等奖。全国《羲之杯》书画大赛三等奖。全国《庐山杯》书画大赛银奖。全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金奖。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琴棋书画。获金牌诗人杰出称号。曾多次在《长丰报》,《散文诗》,《江花》,《民俗》,《鑫品传媒》,《新时代中国优秀诗词作家精品集》,《大众诗词天地》,《全球诗歌》,《田园风情》,《皇帝诗丛》,《文学 人生 杂谈》,《文友诗赋》,《夜视觉》,《作家地带》,《诗路文风》,《羽墨飘香》,《诗梦撷英》,《红烛诗刊》,《新世纪文学》,《天中文学》,《红瑞文学》,《新绪文学》,《红梅诗歌》,《滨州头条》,《北京头条》,《国际诗苑》,《华人文化》,《墨椽飘香》,《山东诗歌》,《中国诗歌精选》,《湖南幽兰诗社》,《书香怡苑》,《比投微榜》,《诗与远方》,《合肥头条》,《广州头条》,《新视界微刊》,《绵阳头条》,《潍坊头条》,《上海头条》,《艺术焦点》,《伏羲文学》,《诗歌好望角》,《中华福苑诗典》,《大风歌文学》,《蒲公英的浪漫》,《神州文学家园》,《孔子诗歌》,《南极光诗刊》,《亚洲作家时尚大典》,《世界名人诗刊》,《中国诗歌名家新编》,《名人头条》,《世界名人录》,《世界汉语文学大观》,《清风祥云社》,《新安少年》,《今日头条》,《华人头条》,《诗歌沙砾》,《香港中国报道》,《诗歌瞭望台》,《梓树墨竹》,《精品名家文学》,《兰亭诗画》,《萧乡文学》,《中华诗词大辞典》,《中国爱情诗刊》,《福苑诗歌传媒》,《郑州头条》,《诗词楼阁》,《现代诗歌》,《中华诗魂》,《文学百花苑》,《月下花语》,《翰苑文学》 ,《名人名家典藏》,《洛阳头条》等报刊平台发表过多篇作品并获金牌金笔诗人奖。作品入驻人民大会堂央视礼宾书。早期担任《江花》特约撰稿人,《中国诗歌开发部》特约编辑。现任《诗与远方》文学主编,《诗源桃花坞》文学总编,《海的眼睛》文学诗刊总编,《华夏草本》文学诗刊总编,北京黄宾虹书画院安徽分院副院长。 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