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周四上午11点,黄鹤楼志愿者周智敏在搁笔亭前发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正在欣赏崔颢题诗浮雕图。周智敏热情地走上前,问老人:“您想听讲解吗?我们是志愿者。”老人却说:“我想回家。”志愿者连忙问老人住在哪里,老人回答:“123。”周智敏立刻反应过来:“您住在青山区钢都花园123社区?我也住那附近!”于是,周智敏和另一位志愿者刘常安主动上前,轮流搀扶老人,从搁笔亭走出黄鹤楼公园南门,留下另外一位志愿者刘凌在搁笔亭为游客做义务讲解。
周智敏搀扶着86岁的青山秦师傅,准备送他去彭刘杨路地铁站坐地铁回家。然而,老人坚持要去民主路司门口坐地铁。原来,老人不熟悉路。他去年来黄鹤楼时,是从司门口黄鹤楼站出来,换乘公交车到胭脂路,再步行至黄鹤楼公园东门入园。
当天早上8点,老人从钢都花园出发,步行至科普公园地铁站,乘坐地铁五号线到司门口黄鹤楼站。之后,他在民主路司门口坐公交车到胭脂路站,穿过古楼洞(武昌路),从黄鹤楼公园东门入园,沿着蛇山步行,最后乘坐电梯登上黄鹤楼。
当老人在搁笔亭前遇到志愿者时,已经是上午11点。得知老人想回家后,周智敏和刘常安决定一起护送老人。刘常安搀扶老人从搁笔亭走到黄鹤楼公园南门。为了不影响正常讲解,组长安排刘常安返回搁笔亭继续义务讲解,周智敏则继续搀扶老人走出公园。
随后,周智敏搀扶老人穿过人行隧道,沿着湖北剧院方向前行,经过九龙井正街,沿着黄鹤楼南路走到彭刘杨路地铁站A口。志愿者扶着老人进入地铁站,老人自己刷卡进站,最终平安坐地铁回家。(未完待续)
2025年3月6日,于黄鹤楼公园搁笔亭
周智敏是武汉市文明市民、武钢十佳退休职工,自2015年起投身志愿服务。他担任第十届武汉园博会展园园长志愿者队长,带领团队获中央文明委“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个人获园博会突出贡献奖。2017年至今,他在黄鹤楼公园担任诗词讲解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100小时,接待游客数万人次,获千余条好评,被评为黄鹤楼“优秀志愿者”。他创作《每日一诗赞园博》《每日一诗赞黄鹤》《每日一歌唱黄鹤》等诗歌2000余首,通过抖音、视频号传播黄鹤楼诗词及武汉精神,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志愿精神的公益典范。
本年度第二季度征文启事。主题,温暖,因为我们有雷锋陪伴,因为我们有四月踏青,因为我们有五月劳动号子。我们有母亲节的大爱。欢迎大家投稿。投稿地址:微信snbm5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