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4159 于谦与他的《石灰吟》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诗与大地║春品古韵】
于谦与他的《石灰吟》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于谦,一位明朝的杰出人物,以及他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熠熠生辉。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书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心怀报国之志。年少时,他便对古代仁人志士的事迹耳濡目染,深受他们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影响。在那个科举取士的时代,于谦凭着自己扎实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顺利踏上仕途。
1449年,对于明朝来说,是极为动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自率军出征北方的瓦刺。然而,由于指挥不利和种种失误,明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刺俘虏。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他力排众议,坚决反对迁都南京,主张保卫北京,稳定了明朝的局势。
在于谦的带领下,明朝军民齐心协力,成功击退了瓦刺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这场战役,不仅捍卫了明朝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更是给于谦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灰吟》这首诗,相传是于谦在青年时期创作的。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时的于谦,虽然还未经历后来那些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战争洗礼,但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他那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从深山之中被开采出来,经过千锤万凿,又要承受烈火的焚烧,但是它却将这一切视为平常之事。
这两句,表面上是在写石灰的形成过程,实则象征着一个人在成长和追求理想的路上,必然会遭到各种艰难险阻。然而,真正的勇者,会像石灰一样,毫不畏惧,坦然面对。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更是将于谦的精神境界推向了高潮。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是为了能在人世间留下自己的清白。
这是一种何等的坚定与执着,何等的高尚与纯粹!于谦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诗的内涵。
于谦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的心中,没有个人的得失,只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回顾于谦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与《石灰吟》中所表达的精神相契合。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
他在政治生涯中,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洁。
他犹如那石灰一样,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铭记于谦,铭记他的《石灰吟》,让这份忠义与高洁,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传承下去。
2025.3.11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