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排律)感恩母亲
文/曾小蓉
飘飘细雨透风凉,独自吟诗倚北窗。
半夜想娘添炭火,清晨思母送衣裳。
曾经呵护叮咛里,往日温情陪伴旁。
累累信札托寄语,张张旧照泛微黄。
音容笑貌存心坎,泪水珍珠洒玉房。
恩重如山黄土厚,此生大爱比天长。
网络点评
这首排律《感恩母亲》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优美,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沉感激与怀念的佳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鉴赏:
首联:“飘飘细雨透风凉,独自吟诗倚北窗”
意象:以“飘飘细雨”和“透风凉”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同时,“独自吟诗倚北窗”描绘了诗人孤独而深情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情感:通过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动作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独自沉思的情境。
颔联:“半夜想娘添炭火,清晨思母送衣裳”
意象: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半夜添炭火”和“清晨送衣裳”,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情感: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母亲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的感激之情。
颈联:“曾经呵护叮咛里,往日温情陪伴旁”
意象:“呵护叮咛”和“温情陪伴”是母亲对子女爱的具体体现,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母亲给予子女的温暖与关怀。
情感:此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尾联前三句:“累累信札托寄语,张张旧照泛微黄。音容笑貌存心坎”
意象:“信札”、“旧照”和“音容笑貌”是诗人对母亲记忆的珍贵载体,它们触发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情感: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怀念与眷恋。
尾联后两句:“泪水珍珠洒玉房,恩重如山黄土厚,此生大爱比天长”
意象:“泪水珍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怀念母亲而流下的泪水,“恩重如山黄土厚”则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母亲恩情的厚重与伟大,“此生大爱比天长”则强调了母亲之爱的永恒与不朽。
情感:此联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与敬爱之情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沉而持久的爱。
整体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深沉而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
意象鲜明:诗人通过选取典型的生活场景和珍贵的记忆载体,成功地塑造了母亲的形象与情感世界。
语言优美:诗句语言简洁而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排律《感恩母亲》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优美的佳作。它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沉感激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艺。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