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 忆 河 西 那 些 树

今日,全国植树节。
到处有行动,网上有动静。
这,我老了,有回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在甘肃临泽县新华庄的戈壁滩上担任团长,后来到酒泉任师领导,对树,有着特殊的感情。
此地,年蒸发量远远高于降雨量。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毫米,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地表水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冰雪所化形成的径流。戈壁荒漠沙滩是主要地表现象,干旱少雨是最明显的气候特征。在这样的土地上,要栽活一棵树不容易,要保持它的长期生长,更为不易。
这就引发了很多在内地不多发生的情况。

当兵要栽树
在西北,新疆也好,甘肃河西也好,也不管你是飞机上,火车上,还是汽车上,尤其是马队,驼队,相信有树的地方,一定有水,有水的地方肯定有人。看见树木,就一定会有人。那里有房屋,那里有饮水,那里有吃食,那里就有朋友会有希望。
西北天旱地干,但西北人对绿化栽树特别重视,西北人对植树有功之人,那是代代称赞。要不,沿着河西向新疆,沿途道路上,村镇里,公园地,遍布百年树龄,直径一米左右,被老百姓赞不绝口的“左公柳”。
我们这基层官兵不用讲,郑维山司令员到兰州上任,军委主席谈话,任务三条之一,就是绿化大西北。1988年,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上将,到我们师部队视察,看到文殊沟半山腰官兵植就的绿化带,肯定表扬再三。

我们当团主官,师领导,都把栽树作为任期内履职重要住务之一。年年栽树,人人栽树,成为自觉行动!扎根树,告别树,共建林,早成规定项目!1994年,我们团从副团长、副政委开始,领导既要组织展开、检查质量,又要独立完成4个树坑开挖任务,机关干部每人6个,连队官兵每人10个。而且是饭后加班完成,不能占用正课时间。黑山湖、文殊沟、解放路16号,都有官兵栽树所成之林;酒泉、嘉峪关、临泽和高台烈士陵园,都有官兵汗水浇出的绿色;东坝、榆树沟山、黄草营、东西柳沟这些偏远点位,都有官兵决心意志铸就的绿色长城。株株有账,棵棵挂牌,按次年成话率算成绩,已经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制度。

交班要交树
1988年,坦克47团整团随师首长机关,参加总参组织的“坦克师在集团军编成内反突击作战技术保障”演习,留守分队官兵要签订责任书,大致10条内容,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连队大小树木数量,管护达到目标”。最后当时总参转发,我起草部队管理经验用的标题是《部队管理关键是党委决心要大》,其中提到的“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门,办好自己事”的内容就是这个电报首先提出来。
领导干部交班时,一定得交接明白,单位所辖区域树木存活与生长情况,上级对于绿化要求情况。

2008年我离开师里到兰州上任之前,专门带领师机关有关人员,提着摄像与照相器材,到各个团与师直单位营区与任务地点,具体清点树木数量,讲评管理与质量现状,提出整改与未来绿化要求。真正做到数量质量清,任务清,发展目标清。
在师里工作几十年,与过去老首长见面,他们除过询问日常管理 与部队战备训练之处,一定得像季占斌、张魁、赵守华与常贵祥和王忠恩师长一样,询问师里大院与各个团树木生长情况。有时,老首长们会问到特殊地点那棵树的情况,不了解不掌握具体情况,说不上来不好办。他们为自己任上栽树负责,又为后来人管树操心。特别对1973年都曼令师长和路宝银政委,带着官兵给师部大院栽树,因品种好,成活率高,官兵管的好,三十年后的新世纪,几千株数量,几十米高度,几公里长度,被驻地群众赞叹为“701大院杨树”,成为酒泉城里一道风景,有的群众后来专门想进师部大院,看看自已身边的景观。部队几次改革调整,营院几次道路拓宽,我的后任都精心规划设计,能多留一棵是一棵。因为,在河西工作生活没过的老人都清楚,裁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

人人要护树
听首长话,把树裁好。每一棵树都按1.5米见方,深2米挖坑,找老百姓购买麦草或者玉米秸杆,铺进坑里,再埋入牲口粪若干,这才栽树浇水。选树种特别重要,这才有副师长和机关派人到处找好树的过程,这才有到新疆购买树苗,让馒头柳扎根在酒泉的美景。
听老乡话,把树管活。这里的树,你得时常浇水,但要把握好浇水时机与量。天气炎热时,三到四天浇一次。浇水过多,全渗到下面的沙石里去了,浇的少,马上就会晒干,不起多大作用。过一节,得有一个拦水坎,中间一块砖的缺口,放块活砖在上面,保证放开水能过得去,堵上水能留得住。榆树得打药,柳树爱生虫,馒头柳品种好,基本不生虫。打药要趁早,实在不行砍头求新生。

从实际来,把话说好。我心里至今记得为了浇树,晚上不休息的46团副营职助理员杨海宽,水泵房的何进喜。与由新疆复员回来安排管水的临泽老兵,协调要水的任务基本由尚副团长完成,实在不行,我也去与老兵喝几杯。当然了,带些大米,送几瓶临泽出的“昭武”酒和军用罐头,这是正常安排。这些人,我时常表扬鼓励。有一年我到黄草营45团射击场看望,老士官凌忠这位重庆忠县的优秀射手,与爱人住守这远离营区的地方,不但把靶区几十平方公里看的住,又把院子里那几棵树管的很好,我再三表扬与感谢。当时的团长,现在在某集团军担任主要领导,也是一再给我介绍,这位战友先进事迹。凌忠那双大眼与作为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
为了管好树,也说过笑话。1994年夏季,师里宣传队邀请了四位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主力,一起来我们团演出。为了感谢县里优惠售给团里40套房品楼房,体现军民关系,我与郭全印政委商量,请演出队到临泽县城给群众演一场,效果出奇的好。返回营区已是半夜,我们让通信连给做了一桌菜,放到连队俱乐部乒乓球台子上,团里领导陪同,喝的是十分高兴。我也说了几个段子,给相声演员王海、白涛他们提供素材。
后来有人悄悄告诉我,“团长,他们几个抱着树在吐”。我马上出去,告诉他们,“找几名战士来,让他们抱着,不要抱树。特别是女同志,让他们抱着两个战士,害怕跌倒了”。
我又开玩笑说,这战士你再摇也没事,他们倒不了。这树你把它摇死了,再也活不过来了。
多少年之后,有一位后来成了国嘴,中央电视台多年春节晚会主持人,见面之后,仍然记得这件事,仍然能够记得我当时说这喝酒的人,第二天喝的歌词是这样的,“昨夜的,昨夜的星辰依然闪烁,酒杯子、酒杯子它为什么对着我”。
1996年冬季,我无事到团大门口的苹果梨园去转转看看,正好有一位在县城上班的青年人,不走道路,插斜走过果园,我喊住他,询问为什么有路不走。他讲这有什么,我就是踩了下地,有啥不可以。我讲,你家小孩那耳朵平时没有什么用,让我揪掉行不行。勒令他返回,由马路上经过。想起来,当年的态度也够恶劣了。

见人更见树
三十年过去了,四十年也过去了,对老部队的感情与日俱增,对那些树木感情也是这样。
在部队时,回到内地天气炎热,但返回后,尤其是晚上回到酒泉营区,我一定是下车步行回家。跟随车灯一照,高大的树影让人成就感满满,自豪感由然而生。官兵们给树上刷的防虫与防病白灰,让人感觉到清凉,无形中是一种内心享受。
退休了,我专门去过河西,除过看望那些在职与转业战友,地方的朋友们也会见见面。但一定得专门看看那些树,它陪伴我成长,我与他一起成长。前年,我们几位老同志返回酒泉、嘉峪关,时间再紧,还是到“双拥林”去参观。我和两任政委王志宏、杜永耀先后合影留念,记住这美好之景与美好之事。和嘉峪关市当时负责绿化现场指挥的霍兰香副市长,这位祖籍陕西渭南的大姐,站在东湖边上,回想当初的戈壁滩,变成如今几平方公里大的水面与绿色屏障,感慨万千。想一想,国家颁给这“双拥模范城”奖牌里,官兵们绿化功绩也是写的满满,我也是出力流汗者一个。
回到酒泉原来师部大院,站岗与值勤的,已经没有人认得我这个退休老头,有的几次盘问,我十分高兴,他们是尽自己职责,我当年也是尽了自己职责。想一想,“全军绿化先进单位”的牌子给了我们师,坦克46团官兵们栽种结出的苹果梨,让全军绿化办同志们品尝了,这是多么大的荣誉与鼓励,这是全师万名官兵,一代代苦干得来的,真正不容易。
为了全师营区和支援地方绿化,贡献巨大的师首长,史引才、路秀福、陈富民、柏义军、蔡水清、李建津、张荣策、张智录等部长,同千万名官兵绿化的形象,一个个在我眼前闪过,他们的努力与付出,历史一定会记得。


我快写完了,夫人告诉我,昨天是植树节,你写写可以,今天再写,这不晚了?我告诉她,我们河西,气温回升慢,植树也开始晚,咱不怕晚了。
站在陕西师大附属小学接学生长长的家长们身边,一边瞅着孙子他们班出来没有,一边写自己这最后几句话,我想: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普遍道理。但在河西,这树木也是百年之功,要不,人们为什么至今还在纪念左宗棠。
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与我们辛勤栽下的树木一般,茁壮成长,早日成才。

《作者简介》
李建印,陕西澄城县人。1957年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1976年2月入伍,服役41年多。经军队初、中、高级培训及赴俄罗斯留学,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历经基层部队带兵训练,后在兰州军区机关工作至退休。少将军衔。长于战备、训练、装备、管理工作,文字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