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东莞可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布局精巧,融合了江南园林的典雅与岭南建筑的特色,曾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座集园林美景、历史文化和艺术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作家李剑芳笔下的《可园走笔》,以真实感受领略并记述了其独特的岭南风情与古典韵味。在著名金牌主持人侯玉婷老师金声玉韵的加持下,让可园有了更加丰满的韵味与迷人的风彩。

《 可園走笔——记广东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作者:李剑芳 朗读:侯玉婷
新年伊始,乘车来到东莞与朋友短暫相聚的机会,游览了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来到入園门口,第一印象是有点小家子气。入園门面很小,整扇大门高度还不及两人高,单扇门框高度仅约两米,宽不及两米,仅可容二、三人通过,而且进園游览的和游览完出园的人流,都要在这小小的“大”门口进进出出,实在不易。门框两边,蹲坐着两座半米高、切成薄片似的石狮和狮座,挂着一副小小的木刻对联:“可羡人间福地,園誇天上仙宫”,门楣上楣亦挂一小小的“可園”门匾。总之,第一印象就是四个字:小,不起眼。
入园后第一时间被指引先看可園的历史发展沿革,才知道此園从公元1850年开始建園.到1998年9月,成为东莞市可園博物馆,中间经历了许多曲折的发展历程,能留存到今天,实为不易。
可園占地面积不大,仅有2200平方米。游园完后,印象大变,方知此園虽小,不是小家子气,而是小巧玲珑,小而存智,小宅大仪,小形大度,设计精巧的岭南园林景观。集住宅、庭院、书斋翰墨,人文礼仪、建筑艺术为一体,融春夏秋冬四季天和,聚东南西北八方地气,楼台亭阁,桥榭山水,厅堂轩院,回廊探幽,花木茂盛,皆妙不可言;还有回环连通,高低错落,藏远至简的梯道等,亦美不胜收。虽只有三亩三分地,却有条不紊地、层次分明地、艺术有序地、井井有条地向世而立。端的是文化礼仪、建筑艺术集成和展示的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典雅的殿堂。入园可品笔墨丹青的风雅,山川秀美的明丽,感受仁山智水的志趣。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可楼的原主人张敬修作文作画休憩之所“草草草堂”,堂门两边挂有对联:草草原非草草,堂堂敢谓堂堂”。张敬修作为广西按察使位上辞职回乡的官吏,一生戎马倥偬,百战沙场,自是生死无数,感慨万千。晚年退居东莞修建可园,以诗赋表志,以书画立品,仍然将一生所悟告诫自己:处人做事,切忌轻率草为。他用一副对联给后人留下无多却又是许多许多的启迪。
其次是格调考究的可堂。可堂大厅内桂花型的地砖,块块皆设有通风孔,通过厅外设置的鼓风机,为客人从风孔中送来带桂花香的凉风,令客人感受清风拂来,香溢满身之祥和与惬意。这种构思,不能不说是岭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从桂花厅东侧的石阶梯拾级而上,可上绿绮楼。从绿绮楼向北转东,旋即便到可楼的二三层楼。从绿绮楼直接往上拾阶,便登上全园最高景点“邀山阁”。阁前有门联“大江前横,明月直入”。可见入此阁内,眼可观山川风云,耳可闻市井民生。入阁远眺,戚觉不但可以邀山,也可邀风,邀水,邀春安夏泰,邀秋吉冬祥,邀四季平安,邀四时宾客。实乃可園景观之最。
可堂的开敞式布局十分有助于空气流通,有力地佐证了岭南建筑充分适应东莞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艺术特点。而今有赖于改革开放的春风,重塑为博物展馆,更添人脉与气润,成为名显九州,气贯华厦,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装饰美观大方,注重实用性和装饰艺术特色的岭南建筑景观,因而游人鱼贯,比肩继踵,叹古称今,赞声不绝,可说是今日可園脍炙人口的客观写照。
可园虽小,但它是没有经过现代建筑艺术改造和加工的原汁原味的节地节时节工节料,合理合意合境合璧的岭南园林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和名片。二00一年六月,中国国务院将可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四星级国家旅游景区。

作者简介:
李剑芳: 字寒光,本科。广东楹联学会及楹联书画院会员,理论委顾问;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书画院理论委主任;华夏世纪名家书画院常务理事;广东省书画家协会、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会、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诗社社员;曾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大辞典》及《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新中国66周年文艺名家名典》。出版诗集《心有光明天地春》,部分诗文及书法作品被报刊杂志网络等平台发表,或获奖,或收藏。

朗诵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