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往事赠给未来
特约作者:饶晓辉
所谓往事,就是过去的已往事情。而未来,就是我们的余生。把往事赠给未来,亦即在余生里翻阅那些我们心中珍藏的值得怀念的往事。
有人说:“把往事清零,余生便能万事顺意。”可能吗?不可能,除非已失去记忆功能。生活中的你我他,在过去的岁月中经历虽有不同,但在余生里对往事的感知却是相同的。
往事是有温度。那些曾经温暖我们心灵的瞬间,它们可能是一个拥抱、一次鼓励、一封书信;或是一段友好的对话、一次深刻的谈话;又或是职务的升迁、或是儿女的成家,等等。这些记忆的温度,即使在时间的冲刷下,依旧能够温暖我们的心房。把这份温暖赠给未来,让它提醒我们在余生也要不忘初心。
往事里也有欢笑。往事,包含着那些让我们开怀大笑的时刻。分散在天南地北的同学、同事、战友的聚会;家人的团圆,同事的交流,愉快的旅游,等等。那些欢笑,是我们生活中珍贵的调味品。把这份欢笑赠给未来,让它成为我们余生的心灵慰藉。
往事且有教训。往事,是那些让我们成长的经历。失败、挫折、痛苦,辛酸、悲愤,等等。那些不美好的往事,却是我们余生的宝贵财富,它们教会我们坚强,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把这份教训赠给未来,让它成为我们余生的警示。
往事还有遗憾。往事中,也不乏那些让我们感到遗憾的事情。未能说出口的爱、未完成的梦想、错过的机会,等等。那些遗憾,虽然让我们心痛,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把这份遗憾赠给未来,让它成为我们余生的生活智慧。
所以说,人这一生都是一路失去,一路拥有,然后再失去再拥有。往事,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过去的生活的真实记载。《荀子•成相》云:“观往事,以自戒。”应该让往事随风,成为我们余生里的一道风景。而每一天的现在,都将成为我们未来的往事。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