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阳诗词通讯 第168期
淄川诗词学会主编
2025年3月12日
本期编辑 蒲先和 侯发玉
本期目录
一、 研讨:现在“人工智能”能够作诗,我们学诗还有意义吗?
二 、研修班3月7日课作业《佳作评选》结果
本期内容
一、现在 “人工智能”能够作诗,我们学诗还有意义吗?
研讨发言摘要
一、王文良
我们学诗写诗只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享受这个过程,进而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所以说我们学诗还是有意义的。
学诗不为做诗人,国粹承扬责在身。
弄韵唯缘抒情致,过程享受益精神。
二、陈刚丽
作为世界上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人来说,其思维和感情的独特性又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诗词创作表现的是作者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是专属于个人的,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所以诗词创作是不能假借人工智能来完成的。
三、翟丕万
有意义。意义在于:作诗是为了表达个人对于生活的感受与热爱,抒发个人所见所闻、所想所得,获得乐趣。人工智能代替作诗,只能助长惰性滋长和投机取巧心理,一次投机取巧成功,就会形成依赖,不一而足,岂不造假成风了?
四、赵玉霞
古语“诗言志,歌咏言”,诗与文都是表达个人独特认识和感情的文学形式。A|能写诗,能评诗,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快掌握格律规则,可以帮助诗人改诗,但它不能窥见人的真感情,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句。所以,我们可以把A丨作为学诗作诗的工具,而我们自己还是要保持学诗写诗的兴趣和热情,努力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好诗词。不要让A|成为造假大王。
五、马 宁
无论时代如何的飞速前进,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自己和世界万物链接的体验感受,那些创作的诗作美好的经历属于自己。诗词创作,它承载着千百年的情感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精神表达,AI无法复制,永远无可替代 ,它时刻提醒着我珍视内心的独特与纯粹。
六、蒲先卫
我们写诗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记录生活。人工智能的出现,只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不能代替我们对写诗的兴趣。
七、赵芳
学诗不为做诗人,文化传承情义真。
寻韵敲词觅诗意,身心愉悦倍精神。
八、侯发玉
自我创作在表达情感、传承文化、在灵感和创造力、特别是在推敲语言、在心流愉悦体验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是无法完全替代的,因此ai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
九、孙立波
功利无求喜是因,学诗不为做诗人。
寻词觅句悟中乐,偶有梦中得宝珍。
十、宋长岭
1 学诗能修身养性。向古人学习,见景见物所思生情,感悟人生。抄袭偷懒就没有意义了!
十一、张爱丽
学诗不为做诗人,文化传情。我们学诗写诗只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享受这个过程,进而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所以说我们学诗还是有意义的。
十二、云淡风轻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使用时可以借鉴,但是如果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观点、情绪、情感、意愿等还是要自己的大脑来完成,否则就失去了人类文明的本质和尊严。因此诗还是要读要学要写的。 十三、张春华
我们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说的最多的是“我手写我心”。无论写诗还是作文,表达的是我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是我自己的创作,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让我为了“吟安一个字”,不觉“捻断数茎须”,让我沉浸于写诗,享受写诗的快乐与折磨。AI可以写诗,但不能写出我的心情我的感悟,不能让我沉迷其中享受过程之美,更不能表达出我们更高的精神境界。
十四、孙俊入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该书好。”在短暂的人生中,只能不断学习,才能创作出好的诗作。不可能因AI能写诗,就成为我们写作的依赖工具,再华丽的语言也表达不了真实的社会现况和自己的情感。
十五、白相村
学习诗歌的意义在于个人成长和情感表达,目前AI只是一个工具,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我认为要鼓励大家继续学习,只将AI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要看成威胁。
十六、长风秋雁
学诗写词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力,更可以锻炼思维能力,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我们喜欢享受创作的过程。人工智能的创作虽然快,但它是机器,缺少人类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所以Al是不能代替人类的。
十七、岳崇刚
“人工智能”说到底是工具,是智能机械。永远也不可能代替人去思考去创造。诗是诗人所独有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唯一的思想情感特性。在这种意义上来说,A1永远不可能替人写诗。我诗写我心,我们永远在学诗的道路上!
十八、蒲先和
诗,不同于产品。产品,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生产出来就达到了目的。而我们写诗,为的就是体味写作过程中搜肠刮肚、辗转反侧的苦辛和写成后的欣喜。而AL无论写得怎样好,因为它不包含我们自己艰苦的劳动,当然不能让我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对我们来说,也就没有意义了。
登楼无意摘星辰,乐在登攀味苦辛。
一曲吟成心已醉,学诗不为作诗人。
二、“佳作评选”结果
第一名 17票 (同一作者两首并列)
过年 作者 孙奉胜
山野老农民,欣逢六十春。
囊空非作假,发白已成真。
雪落三冬尽,梅开一岁新。
天涯漂泊客,除夕待归人。
除夕贺岁
老来逢盛世,自在享天伦。
有爱三冬暖,无忧四季春。
梅香增雅意,焰火绽童真。
举国团圆夜,明朝万象新。
第三名 7票 (同一作者两首并列)
除夕 孙振全
风邀除夕拂清寒,五彩灯光映夜阑。
门贴千家盈喜气,童燃爆竹撒余欢。
欢聚今朝一岁除,彩灯辉映漫霞舒。
笑声迭起孩孺戏,宵夕筵开乐有余。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