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二首(原创)
七律·柳丝
(下平十一尤)
湖北/简亦景
澴川翠柳弄晴柔,似绾离人万辔愁。
金缕织春思旧梦,玉河明月映高楼。
鱼传尺素情难寄,燕舞徘徊系远舟。
遥望故园何处去,一帘烟雨送飞鸥。
七律·柳丝
(下平十一尤)
湖北/简亦景
翠缕婆娑韵自悠,燕梭穿柳意难休。
风吹细叶千般媚,影吻垂丝万种柔。
鸟报东皇春信至,鱼欢戏水乐情留。
闲吟漫步湖光滟,拟向山阴乘兴游。
简亦景先生的《柳丝二首》以七律形式咏物抒怀,两首同韵而意境迥异,展现了柳丝意象的丰富内涵。以下从格律、意象、情感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格律严谨,声韵和谐
两首均依下平十一尤韵,首联入韵,全诗平仄相间,对仗工整。如第二首颔联"风吹细叶千般媚,影吻垂丝万种柔","风吹"对"影吻"拟人化动词相对,"千般媚"与"万种柔"数字与形容词的组合,使画面灵动而富有层次感。第一首颈联"鱼传尺素情难寄,燕舞徘徊系远舟"以虚实相生之笔,将书信难达的怅惘与燕舞系舟的动态形成张力,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
二、意象层叠,时空交织
第一首以"金缕织春""玉河明月"等古典意象构建时空纵深,"一帘烟雨送飞鸥"将视觉延伸至浩渺江面,形成"近柳-高楼-远舟-飞鸥"的空间序列。第二首则聚焦春日生机,"燕梭穿柳""鱼欢戏水"等动态意象与"闲吟漫步"的静态形成节奏变化,末句"拟向山阴乘兴游"化用王徽之雪夜访戴典故,为画面注入文人雅趣。
三、情感双璧,刚柔并济
两首虽同题却情感迥异:前者借柳丝"绾离人万辔愁",通过"鱼传尺素""遥望故园"等意象抒发游子乡愁,整体基调沉郁顿挫;后者则以"千般媚""万种柔"展现柳丝的婀娜多姿,"鸟报春信""湖光滟"洋溢着明快气息。这种情感对比恰如柳丝本身兼具"柔枝拂水"的婉约与"柔而能韧"的风骨,体现了作者对物象本质的深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