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鞓红牡丹原产青州,北宋开始名冠天下,近代已无人知晓。冯蜂鸣发现鞓红文化,并考证出鞓红就在青州偶园,树龄300多年依然茂盛。从此,鞓红牡丹及其文化,遂被当代所识。
冯蜂鸣研究成果《鞓红即青州红》一书,特邀冯志伟诵读,于此发表,以飨诸君。

(上图摄影:彭向东)
陆游 • 鞓红露未干
他想,醉酒的梦境,既无伤感之事,也会有“故人梦里话悲欢”。来个老友,跟他叙谈一番,分担一下。
结果是所有的一切,包括鞓红不败、故人入梦、戍马梁州的幻想,均像一座“孤城”,“正在山穷处”。隔着千山万水,在遥远的虚无缥缈里。
这次,陆游眼前并没有鞓红牡丹。有的,是他无时无刻撇得下的鞓红心结:
潺湲阁小立
饱食何曾补县官,
潺湲阁上倚阑干。
水纹靴皱风初紧,
花色鞓红露未干。
薄酒愁边供醉醒,
故人梦里话悲欢。
孤城正在山穷处,
过社今朝尚尔寒。
【注:
补:补充,此指任命。
县官:西汉时,对政府或皇帝的称呼,此指官员。
靴皱:喻水纹。
穷:达到极点,此指非常遥远。
过社:宋代时,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立春40多天后,为社日。这天叫“过社”,相当于新年这天叫“过年”
尚:仍然。
尔:如此,这样。】
陆游开头的“饱食”,不是饱食终日,是他的心志情思,在揽不住地遨游。这意思原是庄子说的: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陆游遨游的结果是,“何曾补县官”。这时侯为何没有当上官。
他怎么这样低俗?
原来,他要的官与常人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万里觅封侯”,为的是“匹马戍梁州”。依然是他舍不开的补缀乾坤。此刻,面对国无良将可以御敌,他更是“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时时渴望封侯入将,点兵沙场,北定中原。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无人需要,无人使用他。
他得不到官,就是“报国欲死”也死不成。
思之不得,六神无赖,连水边小立都有气无力,也就只有“潺湲阁上倚阑干”了。
这个“倚阑干”,可不是个小动作。因为那栏杆,既非木也非竹,而是愁与泪:
李煜说:
为谁和泪倚阑干。
倚阑干的时候,是有泪的。
与陆游同时的石孝友,学习李煜比较靠谱。他也说:
小楼吹彻玉笙寒。
为谁和泪倚阑干。
他的泪也未缺席。
赵师侠也跟陆游同时。他倚阑干的时候,没掉泪。但是听到杜鹃鸟的叫声,他的肠子就断了:
阑干倚遍东西曲,
杜宇一声肠断人。
苏轼跟他们不同。当他想到,远方的家只在梦里,也就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时候,他想倚也找不到栏杆了:
何处倚阑干。
如今,陆游也想到了“梦中家万里”,幸好旁边有个栏杆。但那不是北国故园的,倚是可以倚,只怕倚上去了,不是“和泪”就得“肠断”。
因为,从那靴皱的水纹上看出,已是“风初紧”的时候了。
按说,刮点小风,哪里就值得七尺男儿和泪断肠呢。原来,陆游看到了牵动心魄的事:
花色鞓红露未干。
水边那棵花儿,偏偏酷似鞓红牡丹。花瓣上,又偏偏沾染着露珠。
这本是再美不过的意象,又是陆游拥之不放的灵韵。然而风声一紧,露水就没了,“鞓红”也要失却精神了。这可叫人如何忍受?所以,陆游的愁绪也便汩然而出了。
恰恰这会子,连个可以倾诉忧愁的人也寻不到。
尽管现代人都知道,伟大的人物总是孤独的。可孤独毕竟隐着苦楚。此时的陆游,就想稀释一番那苦楚。这就只有“薄酒愁边供醉醒”。
他想,醉酒的梦境,既无伤感之事也会有“故人梦里话悲欢”。来个老友跟他叙谈一番,分担一

(上图摄影:彭向东)
陆游遨游的结果是,“何曾补县官”。这时侯为何没有当上官。
他怎么这样低俗?
原来,他要的官与常人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万里觅封侯”,为的是“匹马戍梁州”。依然是他舍不开的补缀乾坤。此刻,面对国无良将可以御敌,他更是“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时时渴望封侯入将,点兵沙场,北定中原。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无人需要,无人使用他。
他得不到官,就是“报国欲死”也死不成。
思之不得,六神无赖,连水边小立都有气无力,也就只有“潺湲阁上倚阑干”了。
这个“倚阑干”,可不是个小动作。因为那栏杆,既非木也非竹,而是愁与泪:
李煜说:
为谁和泪倚阑干。
倚阑干的时候,是有泪的。
与陆游同时的石孝友,学习李煜比较靠谱。他也说:
小楼吹彻玉笙寒。
为谁和泪倚阑干。
他的泪也未缺席。
赵师侠也跟陆游同时。他倚阑干的时候,没掉泪。但是听到杜鹃鸟的叫声,他的肠子就断了:
阑干倚遍东西曲,
杜宇一声肠断人。
苏轼跟他们不同。当他想到,远方的家只在梦里,也就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时候,他想倚也找不到栏杆了:
何处倚阑干。

(上图摄影:彭向东)
如今,陆游也想到了“梦中家万里”,幸好旁边有个栏杆。但那不是北国故园的,倚是可以倚,只怕倚上去了,不是“和泪”就得“肠断”。
因为,从那靴皱的水纹上看出,已是“风初紧”的时候了。
按说,刮点小风,哪里就值得七尺男儿和泪断肠呢。原来,陆游看到了牵动心魄的事:
花色鞓红露未干。
水边那棵花儿,偏偏酷似鞓红牡丹。花瓣上,又偏偏沾染着露珠。
这本是再美不过的意象,又是陆游拥之不放的灵韵。然而风声一紧,露水就没了,“鞓红”也要失却精神了。这可叫人如何忍受?所以,陆游的愁绪也便汩然而出了。
恰恰这会子,连个可以倾诉忧愁的人也寻不到。
尽管现代人都知道,伟大的人物总是孤独的。可孤独毕竟隐着苦楚。此时的陆游,就想稀释一番那苦楚。这就只有“薄酒愁边供醉醒”。
他想,醉酒的梦境,既无伤感之事也会有“故人梦里话悲欢”。来个老友跟他叙谈一番,分担一下。
结果是所有的一切,包括鞓红不败、故人入梦、戍马梁州的幻想,均像一座“孤城”,“正在山穷处”。隔着千山万水,在遥远的虚无缥缈里。
说到底,这“孤城”跟那“阑干”一样,也是交织着离人思归的惆怅。唐人王之涣,一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就让还家无望的寂寥与凄凉,永久地定居在“孤城”里。
在陆游这里,初紧的风越来越凶,带来了新一轮的寒气。便是饮过薄酒的他,也难以抵御了,何况那“鞓红”。于是,他就要申斥:
过社今朝尚尔寒。
按节令,该是转暖的时候了,结果还是这么冷!
我们细想,冷的仅是天气吗?
文学家须有两只翅膀:
思想力。想象力。
缺一只也是残疾鸟,只能钻在草丛里飞不起来。
陆游的双翅却不是一般的了得。他由鞓红色的花儿,想到了鞓红,又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天下。可这是什么样的天下,已经“过社”了,到了该暖的时候了,却只有“风”“寒”。心如“花色鞓红”之人,又该咋办?
我猜,便是陆游活到今日,那“花色鞓红露未干”的露珠儿,在他眼里也多半是没法儿干涸的。
冷啊。

(上图摄影:彭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