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黄雨》
王博
一、惊蛰·窑火
后沟废弃的唐窑突然冒起青烟时,老麦客周振山正在灞河滩点种春玉米。三年前"破四旧"封窑的红纸还黏在窑口,此刻却被热浪卷成灰蝶。他踩着去年塌方的封土堆,望见窑膛里晃动着人影——公社派来的省城知青正在试验"土法烧水泥",把明代琉璃瓦碾碎掺进黏土。
窑门泄出的热风里,周振山闻见了1960年大饥荒的味道。那年腊月窑厂连夜烧陶瓮,他蹲在窑口用牛皮纸包麸皮饼,高温把纸上的"总路线万岁"烤成了焦褐色。
二、小满·针路
赤脚医生田杏花背着药箱穿过灌浆的麦田,布鞋沾满蚜虫的尸体。村东头张家媳妇难产三天了,接生婆偷偷往门楣钉桃木钉时,钉弯了1974年"批林批孔"的铸铁奖章。
药箱底层藏着祖父传的铜人明堂图,扎满红蓝标记的经脉在霉斑间忽隐忽现。杏花摸着孕妇冰凉的脚踝,听见保管室传来争吵——知青窑匠偷了晒场的陈麦秸当燃料,麦秸垛里滚出1971年的"忠字舞"红绸带。
三、大暑·分龙
唐山地震波传到安村乡那夜,麦客们正在场院打连枷。脱粒的麦粒突然在苇席上蹦跳,像极了1966年红卫兵砸碎祠堂匾额时,匾额里惊飞的蠹虫。周振山望着北斗七星颤抖的勺柄,想起关中老话"地龙翻身,分龙雨至"。
果然次日暴雨冲垮唐窑,窑匠们抢救出的水泥坨里,嵌着半片唐代陶哨。知青组长用红漆在坨体刷"人定胜天"时,漆泪正顺着武德年间的陶土纹路蜿蜒。
四、霜降·脉象
毛主席逝世那晚,杏花在合作医疗站值夜。药柜最深处那卷泛黄的《黄帝内经》突然散页,发脆的宣纸上,"四气调神"的朱批被月光照得血红。后山传来窑匠们烧祭器的噼啪声,明代琉璃与水泥渣在烈焰中熔成诡异的青紫色。
晨光里,周振山发现自家麦垛渗着水汽。扒开金黄的麦捆,竟藏着知青窑匠连夜烧制的素胚陶罐——罐腹凸印着1976年的麦穗,穗芒间藏着"备战备荒"的钢印压痕。
五、大雪·归藏
年终决算那天,唐窑遗址覆满了雪。周振山给知青窑匠塞了包霜打过的软柿,对方回赠个粗陶药碾。杏花在碾槽里配"止咳散"时,发现槽底刻着极细的二十八宿图——正是铜人明堂图上被铲去的星象标记。
开春清理窑渣的拖拉机声中,1976年最后一场雪正在融化。灞河滩的薄田里,唐山地震时震落的麦种,已悄悄顶开了印着"忠"字的冻土。
2025年2月28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