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喜,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部队服役六年,退伍后投身教育事业三十六载,现巳退休十年,居于深圳。偶尔写点文章,回忆往事,寄托乡愁。
我人生中的财富
吴正喜
在时光的长河里回溯,总有那么一些瞬间,恰似熠熠生辉的星辰,镶嵌在记忆的夜幕之上。任凭岁月如何流转,它们都散发着难以磨去的记忆。
对我而言,那两次救人的经历,无疑是我生命中最为璀璨的星辰,承载着勇气、责任与无尽的温暖。
初尝勇义:救溺水大双
六十年前的那个春日,阳光轻柔地洒落大地,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十岁左右的我如往常一般,来到村子的河边钓鱼,尽情享受这宁静而美好的午后时光。
突然,一阵急切的呼救声,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我赶忙循声望去,只见离码头五十来米远的高坡下,大双正在水中拼命地扑腾着。他是双胞胎中的哥哥,比我小一岁,由于营养不良,个子矮我一头。后来才知道,他下河去提水,小跑时因惯性太大,一下子就冲进了深水区域。大双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了几下后,离岸边越来越远,嘴里还不停地呼喊着救命。
那一刻,我的心跳陡然加快,根本来不及多想,扔下手中的鱼竿,衣服都没顾得上脱,就朝着大双落水的方向飞奔而去。跑到岸边,我猛吸一口气,纵身跳入水中,快速朝着大双游去。
等我游到大双身边时,他出于本能,一下子紧紧抱住了我,让我瞬间动弹不得。很快,我们两人就沉入了水底,我也呛了好几口水。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我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和慌乱,憋住一口气,使劲挣脱大双的手,迅速抓住他的头发,双脚用力蹬住水下的硬泥,猛地向上一蹿,我们终于露出了水面。
为了避免再次被他抱住,我没让他靠近我的身体,一手揪住他的头发,另一只手奋力划水,朝着岸边游去。每一下划水,都用尽了我全身的力气。终于,我们成功靠岸了。
大双躺在岸边,一动不动,脸色发紫,肚子鼓鼓的,看上去仿佛已经没了气息。我大声呼喊求救,却不见有人回应。在这紧急关头,我只能靠自己。我把大双拖上岸,来到坡度较大的地方,学着以前大人们救人的样子,将他头朝下、脚朝上,迅速按压他的肚子。一下、两下……十几下之后,大双吐出了好多水,脸色也渐渐由紫变红,没过多久,他竟然坐了起来。那一刻,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大双没说一声“谢谢”就回家了,而我也没对别人讲起这件事,就这么默默当了一次无名小英雄。
责任扛肩:救艳梅脱险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就到了1984年5月的一天下午。那时,我在鄢月小学担任校长。
上课的时候,我正在给学生发作业本,让他们开始做作业。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没有他的作业本,于是我便前往办公室查看,是不是落在那儿了。因一条大路从学校操场经过,学校没有围墙,教室在前排,办公室(也是寝室)在后排,寝室旁边有一条台涧,那是生产队用来抽水灌溉的。
当我走到操场中间时,不经意间朝东边一望,发现台涧里有个红色的东西在漂流着。我定睛一看,竟然是个小孩!我的心猛地一紧,毫不犹豫地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过去。
我迅速把小孩从水中提起来,这才发现是我校严十年老师的二女儿艳梅,她才3岁。此时的艳梅脸色发紫,已经没有了呼吸,情况十分危急。我急忙提起她的双腿,不停地抖动,同时给她做人工呼吸。在我的努力下,艳梅开始大量吐水,渐渐地有了呼吸,随后大哭起来。听到她的哭声,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一颗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落水无情,人间有爱,救人一命胜造七浮屠。这两次救人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但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它们让我深刻明白,在他人身处危难之际,伸出援手不仅仅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与名利毫无关系,只关乎生命的无比珍贵与温暖。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这些经历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