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城
作者/杨科
儿女们多次劝我进城生活,我不愿去,便搪塞着说:“你们别管我,我在家做个留守人员,给咱看护家院。每逢节日,我好给先人上坟;和邻居乡党有事,也方便参与。”他们无奈,只好给大门外和家里安装了两个监控,这才离去。
今年春节,儿女们回家过年,又提出让我进城。他们说:“家里这么冷,真不知道您是咋挺过来的?城里暖和得很。”我坚持拒绝,说道:“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很正常,爸都能适应。咱家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不去城里。”第二天,女儿又来劝说:“爸,我在西安买了大房子,四室三厅三卫。您一直都很爱我、关心我,现在也该去看看吧?只有去看看,才能知道我们如今过得好不好!”我说:“爸这人恋家,这个家是爸和你妈经过四十多年的打拼奋斗才辛苦建立起来的。这里有你们从出生、养育到成长的过去,也有我们和上一辈老人共同生活的历史。爸怀旧,知道你们啥都好,也明白你们的孝心,别劝爸了,爸不会进城生活的。城市再好,不是我的城市;农村这里即便不如城市好,可这里是我的家。”
就在儿女们准备回城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又来和我商量。我知道他们的意思,就先开口说:“你们认为爸犟也罢,固执也行,反正爸不会进城,我一个人会照顾好自己的。”女儿说:“您让我们把话说完,您如果还听不进去,我们不勉强。”她又说:“我和我弟商量好了,本来想给您个惊喜,现在不得不把话说明。您这次进城,除了在城里生活,我们想带您在大医院做个系统检查。您身体好,没啥大病我们知道,就是腿脚不灵便。说不定这次进城,在大医院通过手术,能治好您的腿,您走路也会健步如飞的。我们礼拜天和假日陪您逛逛咱们西安市周边的景点,我们小时候您陪我们玩,现在您老了,我们陪您玩。”
我沉默了。是啊,我四十二岁出车祸时,女儿刚考上大学,儿子才上初中,家里两个老人都过了六十岁,将近七十。那时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因负担太重,也没认真地在大医院检查过。二十多年来,看到别人快步走路,我的确很羡慕。多少次做梦,我和正常人一样,能够麻利行走,醒来后却只能失望和流泪。现在任务都完成了,儿女们也都生活得好了,既然娃们有这份心意,咱心里也高兴。我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就这样,我随儿女们进了城。
对于西安城,没出车祸前基本是每周去一次,那时做生意每周都要进货。二十几年没进城了,城市的建设发展,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刚进女儿家门,看到大家都在换鞋,我也自觉地准备换。这时,女儿说:“爸,您就不必换了。”我在家里仔细看了一圈,女儿家非常好,房子面积大,装修得舒适豪华,很是气派。到了晚上,孩子们在网上挂了大医院的专家号。专家每周只坐诊两天,而且只在上午。女儿说专家其他时间不是做手术就是去讲座,事情多,挺忙的,他们的号比较难挂,一定要预约,咱们必须要准时到,不然一旦错过时间,就得重新预约。我们吃了饭,早早地来到医院。
这家西北地区的大医院,出出进进的人特别多,拥挤不堪。排队的、等待的,很大一个医院里塞满了人。的确是看病人比火车站的人还多,平常看不到,这时才看到有这么多的人在病痛中挣扎,他们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肉体痛苦以及经济压力啊!
我们按预约时间早到了一个小时,通过显示屏提示,又仔细观察,还要再在网上签到。我感叹,咱们农村人在城里看病,如果没有娃们陪伴还真不行。又等了一个小时,才见到了专家。专家问明情况后说:“先去做核磁共振。”就这样,忙里忙外,等待了好几个小时,问诊却没有两三分钟就结束了。医院安排下周四做核磁共振,我们只好回家。到了周四,我们又早早地来到医院,跑前跑后,又是等待,终于做了核磁共振。人家又说取片时间要二十四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家,又预约。就这样循环往复,折腾了好多天,来来回回地跑了好多趟。最后专家边看片子边说:“因时间久远,部位老化,你年龄偏大,手术作用不大,不建议手术。”尽管心里有点失落,但我还是有思想准备的。
我早晨有锻炼的习惯,天刚亮,我就从电梯下楼,在小区内散步。说实话,小区的绿化及配套设施都非常好,井井有条。有冬天不落叶的大小叶女贞树、雪松等叫不上名的树木,大路小道,曲径通幽。有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有爷爷奶奶送孩子的,还有阿姨送的,总之,都是匆匆忙忙的。在小区内散步,总觉得栋栋高楼有压抑感,于是我走到小区外。只见大路上全是川流不息、像甲虫一样的汽车,汽车轮子和喇叭的声音很大,很刺耳。哪里有我们农村的村道好呢?农村汽车少,没噪音,空气清新,道两旁的青绿麦苗和猕猴桃园倍感亲切,小鸟在自由嬉闹鸣叫。遇上个乡党,一句“你吃了么”“你上地去呀”,回答“锄草去,你锻炼呢”,是多么的舒心和欢畅,亲切和友好。看看天空灰蒙蒙的,也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嫌噪音烦,空气不好,我只有回到小区。转了一会儿,觉得太无聊,就又上楼。
总觉得城里,一切再好,也没我们农村好。农村房子接地气,开门就是熟人。农村人把城里的房子叫“鼠狼匣匣”和“洋火匣匣”,一点也不为过。
多日来在家太无聊,只有看手机看电视。儿女们怕我寂寞,周末陪我去逛商场。商城很大,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类新式家具,各种时髦衣服,多种多样的美食,都引不起我的兴趣。女儿和她妈拿着一件件衣服比划着、试穿着。走进美食世界,各种火锅、炒菜、汉堡、披萨、烧烤等,我总觉得没有浆水软面香。周末,娃们又说先在附近公园转转,看我不感兴趣,就说以后周末陪我去华清池、兵马俑、大雁塔北广场和大唐不夜城等省内旅游景点,都被我坚决拒绝了。这些地方绝对引不起我的欢心,渐渐地我言语少了,闷闷不乐。我不喜欢城市,我想我家。在农村家,有邻居乡党,有同学朋友,和文友喝茶聊天游玩,下午玩玩麻将,清晨散步到村外,能看到远处的南山、财神庙、楼观台。在城里总感觉自己像是一条鱼,他们把我从大海里捞进他们的鱼缸,尽管吃喝不愁,但我向往大海,想回农村的家。
每天晚上,6岁的二外孙和3岁的小外孙,总喜欢来房间玩。他们和我玩游戏,听我讲故事,给我背诗词,唱儿歌,跳舞;爱坐在我的肩上,骑在我的背上,玩得开心极了。有天晚上,正玩着,突然3岁的小外孙抱住我,说:“外公,我们喜欢您,我们爱您,您要一直陪我们玩,不能走。”看着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小外孙,我又能怎样呢?我只好点头说:“外公不走,外公也爱你们。”
二十多天后,女儿看到我寡言少语,闷闷不乐,在房间望着窗外发呆,就打电话告诉她弟说,咱爸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忧郁成病的,我看他一直不开心……
当听说儿子周六送我回家时,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踏实,生怕儿子变卦。我早早起床,整理好我的充电器、换洗衣服等。临出门,又想起我的三个可爱的小外孙,他们还在睡梦中,不想打扰他们,又怕我走后娃伤心,我就拿起手机,给他们拍了视频,告诉他们,外公爱他们,你们要听妈妈的话,外公很快就会来和他们玩。说着说着,感觉眼睛湿润了,声音也哽咽了。是啊,我尽管不爱城里,不愿在城市生活,但是,我爱我的儿女们,更爱天真活泼的孙子们。
早上8点半,当车驶过尚村镇,我不由自主地说:“只要过了尚村,再向西行二十里,就到咱们终南镇了,几分钟后就可到家了。”儿子笑着给他妈说:“我爸一进城就不认得方向咧,一回家就能知道东南西北了。”老伴说:“农村人恋家不离家,你爸就是这穷命,享受不了城市的清福。”大家会心的笑了。
2025年3月10日
作者简介:杨科,周至终南豆村人,西安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