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408期
《少小励志传奇人生》
(小说连载二)
——追思父亲李苇塘
撰写:李希勇
主播:风 铃
李苇塘在山东省立第十中学读书期间,接触了很多先进思想和革命理念,尤其是这所革命先驱王尽美曾经就读的学校,革命思潮进步思想理念氛围甚浓。一九三四年四月李苇塘不得已辍学,因大哥参加国际民众志愿者组织后患疟疾,久病卧床不治英年早逝,时年三十三岁。
大哥的去世,对年少的小弟打击非常沉重,他六神无主、萎靡不振、精神恍惚,一度消沉提不起精神。生命中失去了一位给他指点迷径、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失去了一个为他领路的好兄长。料理完大哥的丧事在家务农一段时间,经过冷静思考,征得父母的同意后继续求学,他决心走知识救国的道路。
一九三六年八月,李苇塘继而考入山东省立益都中学,(原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时值轰轰烈烈大革命时期,深受鲁迅、李大钊新文化思潮影响,造就他浩然坚毅的品格。由于早期就读于此校,受革命思想理念的熏陶和感染,入学不久他就加入了左翼学生组织,积极组织学运、参加革命理念宣传。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此时激起全民族的义愤,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民族的家园,四万万同胞蒙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杀戮。
李苇塘奔走呼号积极宣传抗日主张、组织参加抗日救亡。在共产党人美术老师石泊夫的策划组织下。李苇塘引领四十三名爱国学生投笔从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李苇塘的这一举动源于大哥的启蒙引导耳濡目染,也受革命先躯王尽美革命思想的影响感染。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苇塘所在的山东省立益都中学南迁临沂,共产党人、美术老师石泊夫利用当时学校秩序比较混乱的机会,秘密组织了四十三名进步学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经过周密策划,奔赴延安的行走路线确定,由枣庄到临城,自临城沿津浦线到徐州,再由徐州改线西行至西安。为防止中途出现意外,他们以山东省立益都中学流亡剧团的名义为掩护,并绣有一面以上字样的大旗。方针既定,为了尽快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取得联系,石泊夫先生提前离开临沂,大家相约在河南开封会聚,为了不引起各方面注意,四十三人的队伍依照计划分三批出走。
李苇塘机智勇敢率领同学们奔赴延安,在他和学生彭仲秀等三人的带领下,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日早,从临沂徒步向枣庄进发,队伍起程时就有六人变卦,中途退却。只有三十七人成行,于当晚到达枣庄乘车两小时后到达临城。几经周折又登上了去徐州的列车,再转乘陇海线列车到达河南开封,在开封车站,大家担心无票可验,无法出站时,他灵机一动,打出了山东省立益都中学流亡剧团的大旗,在醒目的大旗下,三十七人的队伍,随即顺利地通过了验票台登上了去西安的列车。
李苇塘与同学们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日中午抵达西安。当时西安的情况非常复杂,汇聚了大量从北方各地流亡的青年学生。
侦查青年去向的便衣特务混迹于人流中,随时盘问行人的来路和去向。抢劫敲诈钱财的事时有发生,面对这种局面,石泊夫教给大家一个保护自己的办法——全体同学取一个假名字住店,对外联系都用此假名,鉴于当时的环境,直接去延安,需要步行十余天的时间,道路艰难不说,中途要经过国民党设置的重重关卡,稍有不慎就会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或秘密关押。
于是,他们决定先去西北青年训练班,然后再有组织的分批到延安。西北青年训练班的负责人是冯文彬和胡乔木,地点设在西安以北五十五公里处的三原县安吴堡,这里号称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青年的前沿阵地。
十一月初,同学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漫天的黄沙,徒步两天到达了三原县安吴堡。
在训练班等待期间,同学们看到墙上张贴的《国立兰州联合中学招生简章》简章极富诱惑力。招收各地流亡的学生,初中高中各级均招收插班生,食宿及各种学杂费皆免,发给教科书衣服被褥等。初中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者,学校负责推荐公职。
随行的同学看后马上动了心,彭仲秀等人提出抗日需要知识,我们岁数都小,正是提高知识的时候,即然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到兰州去读书。许多同学平时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把求学求职看的较重,加上身处异乡生活困难都想得到一个比较安静的处所。
因此大部分同学拥护彭仲秀的意见,只有李苇塘、郭淑文、贾锋戈等三人反对,坚持去延安。此时,李苇塘愤怒地对彭仲秀说,你在用心读书时,豺狼闯进了你的家门,咬住了你母亲的咽喉,你是奋起打狼还是继续读书,以获得打狼的知识……中途有若干人因吃不了苦而退却,由于路途艰辛、形势险恶、风云变幻等因素多人动摇,也有革命意志不坚定,多人没有坚持到延安,最后成行的只有五人。
十月二十日,同行的三十二名同学在彭仲秀的带领下去了兰州。只有李苇塘、李保符、王晓云、郭淑文、贾锋戈五人留了下来,留下的五人于1937年11月到陕西云阳青训班学习。
同年十二月又在陕北公学经过五个月的学习,结业后李苇塘被分配到晋西北抗日前线,王晓云被分配到八路军日语学校,李保符、郭淑文、贾锋戈分配到了八路军通讯学校。他们在太行山麓、华北平原、东北林海雪原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这些人都成了司局级干部国家栋梁。
李苇塘以极大的胆魄和胆略,义无反顾地引领四十三名青年学生踏上革命征程的爱国热忱,引起了革命组织和部队首长的高度关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副主席。著有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多篇红诗、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散文诗歌。长篇组诗《2020·春天序曲》中国武汉抗疫纪实被载入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文献,并获得2022年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主播简介:风铃,本名慎雅铃,兰州石化退休干部。石化银龄文学社会员,兰州西固朗诵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播。喜欢文学,热爱朗诵艺术,希望用声音表达生活中的美好,传递真善美!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一、主席团
主席: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成员:梦如诗、李希勇、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二、顾问委员会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唐连明、晨曦
三、编辑部
总编:梦如诗
副总编:追梦天涯
音频总监:艳阳天
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四,主播部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主播:艳阳天、米兰、荷塘月色、戴维、云水禅心、草莓、叮叮、竹雨、逸心、默人、兰子、雪莲、大峡谷、风铃、优雅、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