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巩义,有这样一个地方,承载着一段熠熠生辉的工业传奇,它就是巩县孝义化肥(氨水)厂。时光回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巩义市宋永昭陵东、建设路南段,如今市直第二幼儿园的位置,孝义氨水厂书写下了一段奇迹篇章。


1974年2月18日,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厂址位于巩县县城建设路16号,由河南省化工设计院精心规划布局。采用三项新触媒及一次水洗脱硫碳,二次氨水洗脱碳净化原料气,高压软水直接吸收分离氨,分子筛脱水干燥循环器的新工艺,新技术。产品为浓度17%的碳化氨水。那时候采用的自动智能技术,放到现在也不落后。




项目投资300多万元,生产区占地约11988平方米,生活区占地约5328平方米,建成后年产合成氨3000吨、氨水1万吨。在河南省批准建设的108家小化肥项目里,孝义氨水厂起初计划排第四十六名。



但在那个毛主席称赞的“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的社队企业蓬勃兴起的1974年,孝义氨水厂的职工们在党的引领下,展现出了奋力拼搏的干劲与效率。他们当年筹建、当年安装,还前往小化肥厂的佼佼者——回郭镇化肥厂进行培训学习。条件艰苦,不怕;没有条件,创造;夜以继日的干中学,学中干;仅仅十个月,就在当年12月底一次试车成功并顺利投产,在河南省小化肥厂投产排名中位居第二。





1974年,那是意气风发的一年,青春的力量在这里尽情绽放。短短十月拼搏,厂区高楼及反应塔拔地而起,机器轰鸣不断,氨水潺潺流淌,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1974年12月15日,《河南日报》头版头题通栏发表《光明灿烂的希望》,对回郭镇社队企业进行了报道。1975年,凭借先进的生产管理,孝义氨水厂不仅为6家氨水厂培训技术工人,还帮助获嘉县、巩县西村镇、米河高庙、郑州花园口等地的氨水厂,成功实现一次开车投产。


同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题,转发了《河南日报》关于回郭镇“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调查报告,引发全国关注,孝义氨水厂也因此被批准对外开放,接待了朝鲜等国的参观考察团。

然而,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1978年底,随着国家化肥产业政策调整,大化肥厂逐渐取代小化肥厂,由此巩县孝义化肥(氨水)厂,转产人造金红石等,成为巩义市有色稀有金属行业的开拓者。如今,巩义市建设路南段的市直第二幼儿园,正是原孝义氨水厂的生产区,路东则是曾经的生活区。





想当年,正值青春的我们在这里并肩奋斗了五年,共同缔造了那个时代的工业奇迹,孝义氨水厂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孝义现代工业的“黄埔军校”。



五十年悠悠岁月匆匆而过,曾经的少年如今已两鬓斑白,但大家始终惦记着一同奋斗过的工友,时常怀念那些拼搏日子里的酸甜苦辣,这份情谊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难以磨灭。孝义氨水厂建厂已经50年了,真是“昔日少年今日翁,不觉古希已挂零。世人都羡天堂美,难忘当年不了情”。


2018年农历正月十九,在景明亮、白太运的倡议下,兰丙六、杨和忠、雷桂芬、闫虎亮、范志安、李桂芳、申新华、白承周。等一众老同事跟进,孝义氨水厂微信群正式创建。建群的初衷,是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的温馨家园,起初三年主要开展线上活动,后来升级为线上线下联动。每年正月十九,大家都聚会:2019年有12人参加;2021年12人,2023年18人;2024年34人,2025年更是有39人参加,建群八年多了,群友们还一起探望过老领导郭丙炎。




巩县孝义化肥(氨水)厂2025年存氨水库遗迹照片每次聚会,都是我们兄弟姐妹情谊延续的纽带,是相互传递祝福的团拜,是互助互乐精神的传承。祝群友们的情谊长长久久,永远不变!
2025年2月19日
作者:崔西川 邰德伟 杨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