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泉水
许振宁
一
作为济南人,济南的泉水要说的话有很多。
济南是全世界唯一的“泉城”,8000年泉水史;文化古城,46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风景旖旎,底蕴深厚,山水丰茂。济南因处古四渎之一济水之南而得名。1924年春,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徐志摩、林徽因陪同下,到访济南,写下“我怀念满城的泉池,它们在光芒下大声地说着光芒”滚烫诗行。世界闻名的大诗人被这里的水泉激荡写下激情满怀的诗句。济南泉水是有灵气的,说济南七十二泉,那是沿用金代的说法,以后亦有新七十二泉,岂止这些泉,大大小小亦有几百上千泉吧,数也数不清,最有代表的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百脉泉、墨泉、洪范池等。济南泉名释义分类,有按人名的,如舜泉、杜康;有以动物的,如腾蛟、马跑、鹿跑、白龙等;有按植物的,如芙蓉、柳絮、黄花等;有按乐器名的,如琵琶等;以珍宝为名的,如漱玉、悬珠等,让人颇感新鲜,颇有情趣。“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济南的特色名片。泉水“涌”入万家,拧开水龙头即可饮用泉水,泉水经过过滤等工艺,制成了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富含矿物质的优质直饮水,是不是济南人的幸福?
到处看看,无论是精心修筑还是自然形成的泉池,还是山崖上的一泓清溪,还是在水波浩渺的小湖中,处处可以看到泉水的各种情态。或如脱缰之马,发出震天吼声,狂啸涌出;有形容“大如轮,小如盆”的,给人以力量勇气,震撼得热血沸腾;或如一串串、一簇簇、一群群疏密有致的晶莹剔透的大小水珠,从地里钻出,晃悠着,挨挤着,窃笑着,不断上升,上升,直到浮出水面,消失于瞬间。于是更多的水珠仿佛相约又从别一地继续钻挤出,从不间断,晃你的眼,逗你的情,和你玩得心跳。这时你想凑近和水珠亲热一番,忍不住用手捧出它,它不会为你的热情欣赏而陶醉,立刻变化为常态,它的灵性就是和莲花一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啊。这样的水珠是否也可称之为“君子”?济南的泉水极像济南“二安”,有豪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的风范,又有兼而为之的。济南泉水正在申遗,还会有更高的知名度。
济南泉水是上佳饮用水,它入口清爽甘腴,最适用泡茶,所以老济南人用泉水泡茶,那是待客的上等饮品,也只等客人静下心来细酌慢品。唐陆羽《茶经》论好水品级:“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山水”即山泉水、泉水。宋徽宗也认为泉水烹茶用泉水为最佳。传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特地载了一船北京玉泉水供沿途饮用。他来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感到从来没有的滋润,便将玉泉水卸掉了,换上了趵突泉水。皇帝一路饮用趵突泉水到了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很是喜悦,诗兴大发。回到北京后,依然对趵突泉水念念不忘,不仅封了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还特地给北京玉泉赐了“玉泉趵突”四字!外地人到济南老城区,不管何时,不时看见有人提着水桶从前面走过,有些惊奇,问问才知是到各泉处去打水,获取大自然的馈赠。济南有些人买桶装水就是为了得一个打水的水桶。
外地人到济南可游览的地方很多,如老街巷、佛道寺院、文物古迹等,然最想看的无疑是“清泉石上流”的景象,看大大小小的泉子,你不能不掬一把趵突泉水,明目省骨吧,来济南绝大多数人都要首顾趵突泉,趵突泉古代称泺水、槛泉等,到了宋代曾巩才确定此名。听说今年地下水位达28.97米,创复涌18年以来新高,就更有看头了,每日的“长枪短炮”是少不了的。“趵突腾空”是济南八景之一,只有趵突泉地下水位超过28.50米才会出现此景象。相关资料显示,1976年3月30日,趵突泉地下水位首次跌破26.98米的临界点,出现停喷;此后喷喷停停;1999年3月至2001年9月,趵突泉还曾创下停喷长达926天的记录。自2003年9月6日再次复涌以来,至今已持续喷涌18周年了。今年九月趵突泉地下水位再次被刷新,达到29.17米,,再次出现“水涌若轮”胜景;而9月下旬达到29.61米,后又达到29.68米,又获新高。游客可以看见三个碧色圆形水涡轮廓,高于水面有腾空之势,这时“三股水”绿色较多,白色较少;“水涌若轮”时,三股水已成清晰明显的水轮,白色浪花较大,几乎掩住了碧色。而此时黑虎泉地下水位达到29.26米。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官网显示,到10月7日趵突泉和黑虎泉地下水位分别为30.04米和30.28米,均破30米大关,10月13日达到30.13米。成为今年最高,也为56年来最高。这持续不断流的背后,既有老天帮忙,降雨丰沛,更有保泉护泉等措施。近些年来,济南市采取了利用黄河长江水生态补水、打击私采地下水和增加人工降雨量等一系列保泉措施。听说济南每年要引入4000立方米长江水,城市供水占7成是黄河水,这种措施既能形成景观,又能涵养地下水。
来济南还应多拍些章丘百脉泉群的影像,带着隆隆声响吧,惊心动魄。旺水期,进入景区,不时会从石隙、树根、草丛中涌出一泓清泉,亮你的眼,逗你的趣,湿你的脚,使你躲闪不及,这是难得的自然亲近泉水。你还不能不品品黑虎泉水,直饮甘之如饴,看看烟火生活的百姓怎样提着大大小小的容器,繁忙地排队运着水,甚至不远一二十里取水,这是济南独特的风景,还有老外叽里呱啦的赞叹声。听说今年黑虎泉地下水位29.04米,以后30.39米,又有新的高度,创造历史新高,“黑虎啸月”景观,来此打卡的人会更多。令人欣喜的是,济南地下水位最高的出水口月牙泉(上升泉)达到29米就能复涌,有人多天来观察守候,看到了泉水从石窦上端滴水的现象,又拍摄到了激出复涌,大股泉水从泉口持续倾泻而出,飞流直下,跌落水面,发出阵阵响声,更加壮观,发到朋友圈赢得点赞。真是月牙似懂痴人意,一串珍珠撒民间。听说复涌,“粉丝”们会拍手相告,相约观看拍照,这只有老济南人才有的痴意。月牙泉复涌标志着济南名泉全部复涌,历来被市民看做一件大事,这也是今年献给泉水节最好的礼物,我也和家人赶快去观赏,大饱眼福,并从不同角度拍摄照片留念。月牙泉为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数五龙潭泉群,它是老济南人常说的“东流水”,,而“月牙飞瀑”则是龙潭八景之一。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月牙泉,在西门外北巷中,形似初月,故名。水极清澈,有王氏宅临泉,隔一墙,内有巨池,蓄红鱼数十头,长几丈余,粗如巨桶,不知养自何年。”还有人介绍,如果遇到时间、光线、角度恰巧合适的月夜,还能看到泉水落在池面上,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月牙来呢。我们虽没有看到此景,但也相信古之奇异景色。现有成百上千锦鲤游弋池中,长者一尺余,不时浮于水面吐出气泡,似与游人逗乐。市民多么盼望“月牙飞瀑”盛景时隔五年再度重现,这也标志着济南72名泉全部喷涌。今年水大,像趵突泉中的卧牛泉等都溢池了,人们戏水玩的舒心畅快。
二
有人调侃:中国有三条著名的水线,一条是蓝黄分明的黄海渤海分界海线,二条是清浊分明的泾河渭河交界河线,三条是金线泉有千年历史的泉水对冲泉线。金线泉是一处有千年历史的神奇景观,北宋初,它位于济南乡宦张聪的家宅中。曾巩、苏辙曾留有吟咏金线泉的诗作。刻于金代的《名泉碑》,首次列举了济南七十二泉,其中列第二的就是金线泉,但那时,金线已不是随时可见,元代的元好问、张养浩等多次造访,都未能一睹金线芳容。张养浩还写诗感叹:“久闻金线奇,屡至未曾遇。”清末刘鹗有幸看到,在其名著《老残游记》中,借老残之口,还对金线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莫非底下是两股泉水,力量相敌,所以中间挤出这一线来……你看这线,常常左右摆动,这就是两边泉力不匀的道理了。”民国时期,金线泉式微。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小池中发现了“金线”,于是李代桃僵,把这个小池命名为金线泉,同治年间的碑刻也挪到了小池中。以后由于趵突泉地下水位长期处于30米以下,金线奇观出现的机会很少。今年水大,金线泉吸引了很多游客。泉内不断波动的弧形水线,像玻璃上的一道裂璺,时而清晰,时而被冒出的气泡冲散,和你捉迷藏;晴天就是金线,不断闪动你的眼,妙趣连连。
有句话说,外地人没看泉水,就别说来过济南,没多看看大大小小的泉群,就不算游遍了济南,当然,作为济南人说不出几个名泉特点,就不是老济南人。有朋友写小文说,泰山的山泉很好,大众桥的黑龙潭瀑布也是常有人去取山泉水,说这里的泉水比起济南的泉水更加轻柔,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泡一壶龙井似再好不过。我到过黑龙潭,熟悉那里,景很美,没有品品水的味道,但水还不能直饮,相信泰山会有好水的。水硬是说内含钙盐较多,平阴人称之为懒水,济南泰安的泉水都不“懒”。其实各地都有好泉好水,但比济南泉水,还是有不同的,难怪清乾隆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呢。济南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汩汩涌动的泉水,是济南永不停息的动力,数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书写着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借助泉水这块金字招牌,济南退出各种文创活动、旅游产品、泉水美食宴、明湖秀演艺等,光旅游就有名家经典游、泉水寻源游、泉乡浪漫游。古村山泉游等,亲近泉水,感受泉水,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泉水文化体验,扩大了济南泉水的影响力,还有经济效益。
济南位于华北陆台的前寒武纪山东凸起和近代河北凹地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带上,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岩溶发育容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形成裂隙水在北侧山麓形成富水带,受济南北郊挥长岩侵入体的堵截,形成压力水头,在地表出露为众泉眼,形成各大泉群,并有“七十二名泉”之说。泉眼密如繁星,泉水竞发,溪流澄澈,可谓天造地设之奇,如此便有了千余处奔涌不息的活泉,泉城济南,由此而来。泉水滋润济南,是济南的灵魂。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老舍先生把济南称为第二故乡,他写济南的名篇脍炙人口,他在《趵突泉的欣赏》中写道:“若是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儿的美。”诸多泉水流淌在街道小巷院落青石板路,汇流形成大明湖,也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曲水亭街是济南的特色老街区,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貌,极具烟火气,又有老济南文化气,给人温暖平实感。“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勾勒出韵味十足。宋代熙宁年间,济南太守曾巩在大明湖北水门筑汇波楼,疏通城区积水。宋金之交的伪齐刘豫又开凿小清河,将济南北部泉水引入渤海,城区由南到北逐渐涸为平陆。明洪武年间,济南重建城墙,挖掘了护城河,泉水更有了导向,自此济南发展成为山东最大的城市,小清河和大明湖南岸均有码头,大明湖南岸码头曾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更是兴隆。
三
一直以来,泉水申遗都是市民的心愿。1998年济南市名泉办曾提出争取将济南泉水申报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以后济南泉水又列入国家双遗产预备名录。2016年,济南泉水申报世界双遗产变为文化遗产,申报的范围从济南泉水申遗更新为“泉+城”模式,即泉 · 城文化景观整体申遗。2019年10月,遗产要素点济南万竹园晋升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莱芜有泉水223处,其中莱芜区167处,钢城区56处,并入济南后,加上2011年复查的800多处泉水,全市共有泉水1109处,济南成为千泉之城了。尽管济南坐拥众多天然涌泉,仍然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资料显示,济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的七分之一。济南的泉水还在“靠天花板”,老天不给力也没有办法。济南划定了保泉生态控制红线,泉水的靓点会更加凸显。
泉城之泉,自古名冠天下。宋代曾巩于济南任齐州知州时有言:“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于钦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涛喷珠跃,金霏碧渟,韵琴筑而味肪醴,不殚品状。”金代济南《名泉碑》所记七十二泉,于钦在《齐乘》说济南有泉“以百计”,他还吐槽有些名泉不在列,如华不注之华泉等。这或许是取“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意吧,现全国还有排列七十二的事物,如平遥古城有敌楼七十二座。我们现在又有“新七十二泉”,也是取古七十二泉之意吧。现代诗人孔孚诗:“掬一捧泉水/洗一洗眼睛/心也绿了。”描绘了泉水的灵气。那么,“泉城”的雅号是什么时候起的,很多朋友以为是古已有之,实际过去济南有“水都”“泉都”之称,并没有“泉城”雅号。在没有发现新证据之前,人们认为是形诸文字且公开发表的首倡者是著名诗人孔孚先生。他在1957年任《大众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时的一组诗中有“泉城”字样,1957年5月13日他在《大众日报》第三版发表组诗《济南散诗》四首首创,以后“泉城”则更多地叫响了。孔孚先生对泉城充满了感情,一首著名诗中写道:请教泉有多少/去问济南人的眼睛吧/愿闻济南人的性格/你去问泉水吧。
到济南旅游,趵突泉和大明湖两处景点必看,有人会发现题字有“硬伤”,趵突泉的“突”字头上少了一点,而大明湖的“明”字“日”中多了一点。这承载了一个传说:当年石碑立于泉眼旁时,被汹涌上蹿的泉水冲掉了“点”,又顺泉水飘到了大明湖,“日”就成了“目”了。实际上,趵突泉碑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题,大明湖碑为清嘉庆年间著名书法家于书佃所书。这种书写叫做添笔或缺笔,但也反映了当年济南泉水之盛情景。
对济南泉水留有美好印象,且称赞的名人很多,还有一位外国人。了解些鲁迅的人都会对鲁迅先生朋友日本人内山完造有深刻印象,鲁迅去世前一天最后一封短信就是写给他的。内山完造的著作《花甲录》就称济南为“水都”“中国第一”,介绍了济南部分泉池,并和日本泉池比较,大加称赞。“趵突泉在泉池中‘咕嘟’‘咕嘟’地向上喷涌着,直径三尺左右的大水柱,好不壮观。黑虎泉……”内山完造看观澜亭旁有两方石碑,南是“趵突泉”,北是“第一泉”,他理解的“第一泉”不但是中国第一泉,也应是世界性的。
许振宁13854190347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4666 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2019030001 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A363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1074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作品《岁月回眸》。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