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那一晚》的写作背景
《那一晚》创作于1930年左右,1920年,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两人交往甚密,徐志摩为追求她写了很多诗歌。但当时徐志摩已有妻儿,林徽因虽被其才华所吸引,却保持了理智,1921年回国后林徽因与梁思成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而徐志摩也离婚再娶。《那一晚》是林徽因对与徐志摩那段隐秘情感的追忆,是她对曾经美好与纠结的回溯。当时正赶上林徽因因染上肺病在香山静养,身体的不适和对过去情感等经历的回顾,使她内心有着复杂的情绪。在这样的心境下,她创作了《那一晚》,以抒发对过往的怀念、对人生方向选择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等。
《那一晚》
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