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长泽作品
☘️七律《二月二闲吟》
夜半雷声落老街,
云浮楼际蔽天涯。
风吹细雨催花秀,
龙布甘霖润物佳。
万木青开新气象,
一庭香远入书斋。
推窗望景寻芳句,
春色已然滋满怀。
❊ ❊ ❊ ❊ ❊ ❊
🌹【吉特赏析】
《二月二闲吟》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联以夜半雷声开篇,营造出春回大地的氛围;颔联细雨催花、龙布甘霖,细腻刻画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颈联“万木青开”与“一庭香远”相映成趣,展现新生与雅致。尾联则以诗人推窗寻芳句收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融合,春色满怀,情满于诗。
🔸🔸🔸🔸🔸🔸🔸🔸🔸
曹长泽作品
☘️七律《 游 览 》
燕子翩翩穿藕塘,
垂杨袅袅柳丝长。
莺啼石上泉留影,
蝶戏花间圃自香。
细雨洗尘春水漾,
清风无语野云翔。
庶民游览湖光景,
更喜前边鱼米乡。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游览》描绘了春日游览的悦目景象,语言清新,意境悠远。诗中通过“燕子翩翩”“垂杨袅袅”等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颈联“细雨洗尘春水漾,清风无语野云翔”细腻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致,富有画面感。尾联笔锋一转,将游览之情引向对鱼米之乡的喜爱,升华主题。作品结构工整,对仗工整,景象与情感交融,给人以美好享受,是一首耐品的佳作。
🔸🔸🔸🔸🔸🔸🔸🔸🔸
🔸🔸🔸🔸🔸🔸🔸🔸🔸
曹长泽作品
☘️七律《 编 年 》
编年历代隐玄机,
案几古书多重帏。
阅尽红尘真与假,
谁评青史是耶非?
千秋之后缺文笔,
万卷已空无布衣。
简牍多为帝王写,
焉知黎首报春辉。
注释:
编年—按史实发生或文章写作的
年、月、日顺序编排。后借指历史。
黎首—百姓别称。
❊ ❊ ❊ ❊ ❊ ❊
🌹【吉特赏析】
《编年》寓意深远,以编年史为引,探讨历史记录中的玄机与真伪。首联点题,暗示编年史中隐藏的深意;颔联笔锋一转,对历史的真实性提出疑问,引人深思。颈联以千秋之后文笔缺失、万卷书空无读者为喻,感慨历史的遗忘与消逝。尾联则指出历史多由帝王书写,反问黎民百姓的功绩何在,富含批判意味。作品意境深远,表现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
曹长泽作品
☘️七律《 春 到 》
鸽声杳杳入云霄,
小鸟戏嬉树杪摇。
春到千林烟雨洒,
风吹二月雪冰消。
柳丝袅袅拂河水,
舟影悠悠过鹊桥。
人在船头看光景,
岸边已是杏花飘。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春到》生动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美丽景象。首联以鸽声小鸟为引,带入春意;颔联“春到千林烟雨洒,风吹二月雪冰消”准确捕捉季节转换的瞬间,富有生命力。颈联柳丝拂水、舟影过桥,画面细腻柔美;尾联以人在船头观景,杏花岸边飘落的场景收尾,意境悠远。诗作构思巧妙,用词精炼,节奏感强,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是一首优秀的春日写景诗。
🔸🔸🔸🔸🔸🔸🔸🔸🔸
🔸🔸🔸🔸🔸🔸🔸🔸🔸
曹长泽作品
☘️七律《 惊 蛰 》
垂柳飘飘拂藕池,
小河水暖鸭先知。
雨淋万物嫩芽长,
雷震千山元气驰。
寂寂寒虫睁睡眼,
彬彬游子唱新诗。
春风一动桃花漾,
天地养生皆得宜。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惊蛰》生动描绘了惊蛰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生机萌动。首联以垂柳拂池、水暖鸭知起兴,富有画面感;颔联通过雨润嫩芽、雷震元气,展现了春天的力量与活力。颈联转写寒虫醒来、游子吟诗,增添了诗意与人文气息。尾联以春风拂桃花、天地养生作结,升华主题,寓意万物复苏、和谐共生。作品用词精炼,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惊蛰节气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
曹长泽作品
☘️七律《同窗重聚》
琵琶桥上艳阳天,
春色清新照碧泉。
君伴松梅成益友,
吾随桃李说良缘。
同窗重聚竹林里,
对酒欲来花坞边。
六十余年尘与土,
至今犹记意相连。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同窗重聚》以明媚的春日为背景,描绘了同窗好友重逢的温馨场景。首联景色宜人,为全诗定下欢快基调;颔联以松梅、桃李比喻友情,生动形象。颈联转入重聚主题,竹林、花坞边对酒畅谈,画面感十足。尾联感慨时光流逝,六十年风雨但情谊依旧,情感真挚,引人共鸣。诗作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既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又蕴含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是一首情感丰富的佳作。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