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居住在江苏徐州的400余户族人,数代人至死都念念不忘的祖源地被我通过<中华姚网>联系上了,分离了400多年,音讯隔断了300多年终于团聚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象窥透我心思的长者,我代表族人驱车800余公里从江苏徐州赶到江西南昌莲塘斗门村,老家族人们冒着雨站在公路边迎候,老会长年届九十(爷爷辈份)见我下车坐着轮椅,哭的象个孩子一样,坚持一定要亲自推我轮椅去祠堂祭拜祖先,"珠雨如注雁归巢"这浓浓的血脉亲情瞬间令我融化亦泪如雨下!
照片是我第一次率领50多位迁居苏北各地的南昌族人回江西南昌祭祖的镜头:居中坐在轮椅上的戴红帽者是我、时年67岁(我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左白衬衣者为当时南昌宗亲会副秘书长姚来保宗贤〔公字辈〕、时年八十有余。
中间泪流满面者为南昌宗亲总会老会长亦是族长姚卿芳老人、时年九十有余,他离休前是南昌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曾亲自主持我国歼五至歼八的研究和制造,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卿字辈〕。
最右边的是南昌宗亲会秘书长姚绍桐、时年50余岁,是南昌市重点中学校长,己患病仙逝〔绍字辈〕!
故土恋(古风)
姚其瑞(江苏)
鸟恋蓝天鱼恋池,风花雪月各依时。
莲塘泛舟能嬉水,斗门飞檐亦成诗。
胸薏行云随雁远,何愁立马待春迟。
心情恰似绵绵雨,来是痴迷去是期。
故乡情
姚一鸣(湖北)
疾驰千里至莲塘,圆梦寻根喜欲狂。
捧起一抔黄色土,初闻便觉透心香。
鹏飞诗评:
以一当十见新奇
姚一鸣《故乡情》一诗在众多的作品中可谓一枝独秀。他以一以当十的选材视角;絵声絵色的描摹手法;言简意赅的语言表現力,把寻根问祖的故乡情刻画的淋漓尽致。“疾驰千里”写迫不及待的心情;“喜欲狂”写梦想成真的格外喜悦;“捧起一抔黄色土”的细节白描,力透纸背,把梦牵魂绕的思乡挚情写的入木三分。“初闻便觉透心香”嘎然而止,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人荡气回肠,咀嚼不已。
亲情咏
姚尚平(安徽)
泽底岗头梦境多,红尘客路起惊波。
血浓于水千秋话,情重如山一脉歌。
浊目丹心殷喜泪,慈风孝妫漾清荷。
慎终追远源流阔,天下姚人意气颇。
鹏飞诗评:
善于用典见学养
姚尚平《亲情咏》可谓题图诗第49期七律诗作中的翘楚。起首“泽底岗头梦境多,”一语用典起句,出口不凡。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故“泽底冈头”泛称豪门世族。此处用典意谓寻根问祖的族众身世显贵,一个“惊”字暗含喜出望外之意。“血浓于水”、“一脉歌”点明宗泽后嗣间的深情厚意。“浊目丹心殷喜泪,慈风孝妫漾清荷。”生动描绘出相见的喜悦,也写出舜裔子孙世代相传的德孝家风。沩,即“沩汭”,沩水转弯的地方,传说是虞舜的居住地。也自然为“追远”敦实铺垫,令“天下姚人意气颇”水道渠成,圆满作结。一个“颇”字意味深长,耐人琢磨。
寻根情
——代人赋
姚鹏飞(山西)
海桑陵谷几多年,幻梦成真认本先。
问讯雁行争雀跃,危途鸠雨走峰巅。
心如熛矢飞梭急,喜似孩提着锦鲜。
一见族亲长紧拥,不期双目溅流泉。
宗亲会
姚作意(湖南)
齐心追梦漫尘烟,碧水丛林会众贤。
指点江山花果累,论谈日月岁功阗。
远观绚丽峰峦美,近赏芳华草木嫣。
聚会宗亲调色彩,情真鹤趣赋鸿篇。
梦回家山
姚仁俊(安徽)
稀岁梦回桑梓地,风光熟处最堪怜。
潺潺流水如琴响,隐隐云山若画妍。
老屋已空情未改,古槐犹劲意难迁。
把杯发小言欢久,话到收成笑粲然。
寻宗
姚吉柱(山东)
先祖躬耕济泺东,潇湘斑竹沐清风。
五千寒暑门庭异,百万方圆血脉同。
访族寻根如徏燕,融情叙旧似归鸿。
楫舟停罢乘鞍马,相见搀扶泪眼濛。
宗亲相见
姚铁军(河北)
祖地音封三百年,寻根往事意缠绵。
梦回世业行踪断,心系宗亲望眼穿。
今日悲欢情若水,几时感慨泪如泉。
千言万语难倾尽,欲借东风喜讯传。
忆大姚村老屋
姚明宏(安徽)
犹记姚村古老房,恢宏气势显荣昌。
五间正屋合同壁,九室偏厅共一堂。
黑瓦徽墙呈雅韵,雕梁画栋见书香。
风云烟雨往来过,辗转情思驻故乡。
姚氏亲情咏
姚绍丽(黑龙江)
多少春秋音信遥,祖源牵梦念迢迢。
驱车八百客途远,冒雨三重盛意邀。
耆宿迎宾欢喜溢,贤孙拜礼孝思昭。
族亲荫在诗情涌,秉笔同书贺圣朝。
农夫吟
姚小龙(陕西)
浊流灌溉树光秃,希冀怀揣似有无。
二月时光春正好,耕耘不辍自为谋。
故土难离
姚新胜(江西)
故园千里梦依稀,后辈寻游泪满衣。
老树根深扎沃土,新枝犹有旧鸟飞。
寻祖
姚金龙(安徽)
(一)
跋涉千寻始祖根,感天动地泪纷喧。
血浓于水宗亲族,后继传承姚子孙。
(二)
族居萧县黄口镇,徐州东南有世亲。
血脉相连姚姓氏,大黄山上奉先人。
注释:①黄口镇指现今住址萧县黄口镇老黄口村东姚家(本人焕字辈长子)
②(祖籍)大黄山指现今徐州东大黄山姚家。
认祖归宗
姚英(福建)
祖源念念不曾忘,音讯虽无总挂肠。
三百年來終一聚,同根同脉汇宗堂。
祭祖
姚伟民(江苏)
祖宗香火佑苍生,绸缎全身耀户庭。
子嗣莫忘前辈苦,清明坟冢祭亡灵。
认祖
姚果仁(安徽)
异地求生四百年,血浓情亲大于天。
归宗认祖了心愿,三世同堂笑梦圆。
认祖
姚伟民(江苏)
风雨无情人有意,千程寻祖到莲塘。
乡音阻隔肠愁断,泪水盈腮聚一堂。
故乡情(古风)
姚伟民(江苏)
落叶归根话沧桑,故土家园在何方。
炊烟袅袅升蓝天,共叙天伦聚莲塘。
清平乐•又逢杏花开
姚克林(安徽)
故乡红杏,一梦春风令。醉里赏花花蕊映,蝶咏蜂嗡喜庆。
儿时树上贪尝,味酸齿腐呼娘;母送邻家妞静,古今传颂贤良。
望梅花·故园情
姚绍丽(黑龙江)
数重云霭掩离情。路漫漫、千峰遮树,竟惹歌飞谁与听。欢聚又辞行。何日回乡再举觥。同赋柳梢青。
故乡老宅面临拆迁感吟
姚义勇(湖北)
旧村几处入斜阳,老宅将迁恋梓桑。
邻里深情随日远,庭前嘉树拂云长。
无边往事难回首,不尽离愁倍感伤。
欲摘高枝杏仁果,来春携梦植他乡。
午观朋友圈沈明兄美图吟
姚伟国(江苏)
三月阳春乍暖寒,鼋头渚上早樱丹。
湖边胜景游人赏,树下红颜摄影欢。
粉面含羞欺蕊嫩,雪肌媲玉透衣单。
荆桃应解东风意,遂引吴姝共我观。
姚伟民(江苏)
柳腰纤细婆娑影,灯下独归君可留?
倩影随风轻舞去,馨香伴我梦萦愁。
春歌
姚昌东(四川)
(一)
故乡荔枝红
姚 晖
儿时无树苦家宗,父率乡邻改旧容。(1)
垦岭栽枝披烈日,开渠引水战寒冬。
千峰荔海连天碧,万亩丹霞映宙彤。
喜眺南疆花果茂,春风化雨润三农。
注:(1) 翁父:姚意荣(1919一1998),解放后任本村大队长至支书,再到镇企办室副主任。秉公尽职为民造福,先进事迹入玉林地区先代会会刊;麻垌高中宣传队编《白石出下红旗扬》表演唱到桂平县汇演并深入村屯巡演,宣传父带领群众开山辟岭筑坝储水、兴修水渠,改变干旱面貌事迹。父在镇企办室带领职工开垦荔枝山茶山,领导建筑队创出辉煌业绩。
本诗以"垦岭栽枝"与"开渠引水"两组工对,重现父辈改天换地的劳动场景。"连天碧"与"映日红"形成视觉冲击,展现荔枝产业规模化成效。尾联"春风化雨"双关自然气候与政策甘霖,"润三农"升华主题至乡村振兴层面。全诗押平水韵上平二冬,中二联对仗精工,"烈日-寒冬"体现时间跨度,"千峰-万亩"凸显规模效应,符合平水韵要求。
二月桃花开
姚志军(河北)
二月桃花映日斜,夭夭粉面醉流霞。
风吹枝舞香幽径,踏破仙踪觅酒家。
今日桃花
姚志军(河北)
昨日刘郎未解衣,今晨人面斗芳菲。
不知崔护今何在?唯有桃花笑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