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半仙的传说
文/姚广西
捎靴 半仙七十三岁生日那天,亲友人都来祝寿。半仙早已料定今天午时是自己寿终正寝之时。他把亲友们全都聚到跟前,有话要说。人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时房里房外挤满了。
他让孩子们把送终的衣服全拿出来,又让把寿材抬到院中,人们虽不太清楚,也都估计到了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一时间大家沉默无语,祝寿的欢乐气氛在悄悄消散,有人开始偷偷抹眼泪。
一切停当之后,半仙对大家说:“我这一生,无灾无病,小心谨慎,奉公守法,从不逆天行事,虽然没有给你们带来什么福分,可也没有带来祸患。常言说:“生老病死,自有天定,今天是我寿终正寝之日,命断午时,就此大家诀别。”说话间,人们都流下了眼泪,有些人已经哭出了声。半仙大声说:“都不准哭,我死之前都不准哭,你们要笑着送我走才对,我死后你们再哭。”
停了一会,半仙又说:“我这一生虽然无罪,但也说不上有功,上天念我行事谨慎,顺天应人,从不泄漏天机,特准死后不入地狱,昨夜清福神已传下神祗,让我就任广饶县城隍,今日午时末就职,不得延误,午时整,我就得动身赴任。”房里房外一片寂静,大家静听半仙说话。他接着问:“几时了?”外面答道:“约摸已时了。”“那我再和你们聊一会。”
他首先嘱咐儿子丧事从俭,不准陪葬值钱物品,又对儿子说:“以后想念父亲,可到广饶城隍庙探望,但必须在一年之内。”又过了一会,问:“几时了,到午时中了吧?”外面回答道:“还没到。”他笑着说:“到了,你们是想多留我一会,须知天命不可违,误了时辰,天条不容。”他和亲人们一一告别。
最后一件事,他说:“村东头此时有一讨饭女人,你们无论如何也要请她来帮助装棺入殓,直至下葬完毕,千万千万。”他自己把送终衣服穿戴整齐,往床上一躺,说了声:“你们哭吧。”言毕气绝。
亲人们痛哭陪灵,操办后事。乡邻中早有人去村口找那讨饭女人。果然见一衣衫褴褛妇人挨门行乞。乡邻请她去帮助装棺入殓。那讨饭女人开始不愿意,认为自己是一女流,为男人装棺入殓不合适,乡邻们许以财物,乞讨女人终于点头应允,参与装棺入殓下葬等全过程。
后来,人们听说讨饭女人生了两个儿子,长大后专门挖坟掘墓,盗取财物。有一次兄弟两商量说:“姚千村半仙那么出名,他家又有钱,陪葬的财物一定很多,我们去把它挖出来,肯定能发一笔大财。”“小财你们也发不了”母亲打断他们的话说:“半仙死后装棺入殓到下葬,我都要亲眼看到了,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你们就别打他的主意了。”为此半仙的墓没有被盗。
半仙死的当天中午,地邻丁老二正在武定府赶集,午时整他准备回家。只见半仙迎面走来,一身出门远行的打扮,身后背着一个黑色小包袱,左手拿拐杖,右手提着一只靴子。对丁老二说:“老地邻,我今天去广饶,可惜只带了一只备用靴子,不能穿,烦劳你给捎回去吧。”说罢,把靴子交与丁老二,转身离去。
丁老二从武定府回到姚千村正是黄昏时分。只见街口一群人在烧纸报庙,上前打听谁死了,众人七嘴八舌地说:“谁死了,老神仙死了。”丁老二头摇得像拨郎鼓:“别胡说,我中午在武定府大集上见着他了,他说要去广饶,只带了一只备用的靴子,不能用,让我给捎回来了,不信你们看。”说着话拿出了那只靴子。众人一起来到灵柩前,打开一看,半仙果然只穿了一只靴子,算时间交靴子时正是半仙咽气后。大家都惊叹不已。
第二年,半仙的儿子去广饶探望父亲。半仙的生日,也是祭日的这天中午,儿子来到了广饶城隍庙。整座庙堂,气魄庄严,进庙一看,香烟缭绕,正位上端坐着一位神祗,相貌酷似父亲,两旁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上报天庭;下联是:下安黎民。上面一块横匾,上书四个大字:善恶必报。儿子面对神祗拜了几拜,大哭一场,然后在神案前昏昏睡去。
只见父亲身穿朝服,手持节杖,旁有随从十几人,从远处冉冉而来。来到跟前,儿子上前再拜。只见半仙笑容满面,说:“你来了,很好,见到你很高兴,咱父子恐怕只能见这一面了,你如果不是今天来到,也许就见不到了。”儿子惊问其故。半仙说:“我来广饶整整一年,上帝念我尽职尽责,升任为巡阅之神,巡阅四海,今日到任。你回去后要教子读经,奉公守法,安分守己,读书种田,勿生贪念,勿拂我望。”言毕,飘然而去。
儿子起身欲追,扑通跌倒,醒来原来是一梦。神案上多了一碗面条,热气腾腾,横放一副筷子,还有铜钱一串。儿子再拜,吃完面条回家,铜钱刚好够回来的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