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纪实性长篇小说)

【52】
春天的太阳,懒洋洋地晒着大地,给熙熙攘攘的新店镇抹上了一层明亮的色彩。
自从湘黔铁路开工以来,镇上的人一下子陡增了好几十倍,买东西都要排队。
流动人口的增加,给镇上带来了滚滚财源。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喜气。
唐四看看天色,已经是正午了。这个时候他反而不着急了,这个时候,连队应该在吃中午饭了。原来说好,唐四到镇上来买肉,中午赶回去给连里打牙祭的。
他一清早就喜滋滋地赶到了镇里,这样的机会不多,每个月才一次。这是当地政府对铁建民兵的特别照顾,每人每月供应半斤肉,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了。

当然,猪肉是国家计划部门专门给的计划和指标,肉猪也是从全省乃至外省调过来的。
食品站的门口站满了人,差不多有百把人。这是附近几个县指上百个民兵连的食堂采购员在等着买肉。
可是,都快中午了,猪还没有杀好。偶尔出来一、二头猪的肉,也是一下就分光了。

那些坐在箩筐上的采购们都坐不住了,这样等下去,别说中午吃不上肉,就是晚上也难说。就在大家焦躁不安、怨声载道的时候,一辆卡车驶进食品站的院子,放下后车箱板,满满一车肉!
这一下大家欢声雷动,欢呼声把街上的老乡们都招来了。
他们远远地围看着,看着铁建民兵们半边半边地分着猪肉,眼睛里流露出掩盖不住的羡慕和渴望。老百姓想吃肉,除非过年或者办喜事。平时想吃上一点肉那实在是太难了。
唐四挑着肉出来的时候,一眼看见了房东龙姐。他喊了声:“龙姐!”龙姐也看见了唐四,她眼睛一亮,颠颠地就跑过来了。

龙姐是到镇上来赶场的。她卖掉一些干笋片,买了一些针头线脑,松紧带之类的东西,还给孩子买了两支铅笔,正准备回去。看到唐四,把她高兴坏了。
唐四说:“龙姐,这就回去?还没吃饭吧?”
龙姐说:“没有啊,你要请我吃饭吗?”
唐四大方地说:“请就请,吃顿饭算什么,小意思嘛。说吧,想吃什么?”
唐四敢拍胸脯请客是有道理的,他们每次上街买菜都能省下个三、五毛钱。那时候,五毛钱能够两个人在小馆子里吃一顿饭了。
他们找了一个小饭馆。饭馆里没有什么人。唐四点了一个豆腐、一碟小菜。又割了一点肉,嘱咐店家炒到豆腐里。
龙姐上厕所回来,说,后面还有桌子,我们到后面去。老板也说后面好,后面可以看风景。原来这个小店的后面是个吊脚楼,有个带栏杆的晒台。在等菜的时候,他们在吊脚楼上美美地享受了一番这里的景致。
吊脚楼下,清澈平静的㵲水河缓缓东去,两岸是排排垂柳和葱郁的灌木,还有奇异错落的岩石。远处是青黛色的群山。山水之间,有一只白鹭在悠然飞翔。还有几只在碧澄的水边觅食,它们用单腿立在水中,一动不动地等着鱼儿游过来,远远看去就像江边白色的石头。
唐四感叹:“美,太美了。和我们家乡一样美。”
龙姐得意地说:“你们家乡怕当不得我们这里!”她突然有些忧郁,说,听说你们要走了?

唐四说,是啊,路基完成了还留这么多人干嘛,吃饭啊?你们这里的饭又不见得比我们家乡的饭好吃。我们家里吃的都是新米,这里吃的都是陈米,一点香味都没有。
龙姐说,你们吃的都是粮站调出来的米,当然是陈米。呃,听说你们是什么“大转战”,大家天天都在那里念叨,连我都知道了。
唐四不置可否,说,嗯,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但还是会留下一些人,不多,十个人中可能留下两三个吧。他们留下来主要是配合铁二局铁四局修车站打洞子或者搞护坡什么的。还有些人还要帮你们造一些农田,修一些村道。唉,那不是我管的事哦。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