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上海一家三口,只因女儿语文分数考的不理想,被妈妈责骂,孩子轻生跳楼,母亲也随即跳下,父亲也跳下。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瞬间消失。真是触目惊心。

我不禁要问:父母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未来的教育又懂得多少?我想,这些都是摆在父母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未来的时代是AI时代;是数字化时代;是信息时代。作为父母要了解时代的发展趋势,不要用自己僵化的教育观去审视当今的教育。

作为你的孩子,不是你心中所要的答案,而是让他去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未来最重要的不光是学习,而是唤醒他们的灵魂,点燃属于他们自己的希望之光。父母是开拓者,是引领者,是兴趣的培养者。未来的竞争,不是分数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未来也许是单科时代。

一个孩子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都拿满分。也没有这个必要。孩子不爱学的东西,他不感兴趣,也就学不好。只有热爱,才能焕发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同样的温度,可以使鸡蛋孵化成小鸡,而石子却不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作为父母不要凌驾于孩子之上,自己弄不清楚的事,就对他们进行无畏的绑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既不能成全你望子成龙的梦想,也不是你虚荣的工具,他是实实在在的自己。

举个例子:我的楼下有一对双胞胎,因几门功课跟不上,父母不辞辛苦,请老师补课,一门课程补一小时要两百块钱,一个晚上要付费六百元。那天刚好在电梯里遇到他们,简单问了一下情况,两个孩子嘻嘻哈哈,说着轻描淡写的话:"他们让补就补呗。"看样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许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与其说给孩子补课,不如自己先补补对当前教育的课。

现在对待孩子学习的观念,父母是站在一个分水岭上,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看清未来的大方向,有目标的去引导,去点燃他们的激情,培养他们的技能,还是盯在每一科的分数上。这是作父母必须选择的一个命题。分数往往不能表达真正的成绩。孩子的技能才是父母要精心培养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三观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学生要有高尚的情操,有远大的目标,有一颗对祖国、对父母感恩的心。
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教育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真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引擎。


鲁鲁文学
主编/审稿:鲁桂华老师
剪辑/美术:路萌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期
《未来》-鲁桂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