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冰(左3)2025年春天在达州与诗友相会
师恩如光
——诗人洋滔老师与大竹极乐鸟诗社小忆
文/文冰
1984年5月18日下午,阳光如细碎的金箔,滑过斑驳的枝叶,洒落于四川大竹党校的地面,如时光绘就的一幅橙绿相间的画卷。我在二楼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的房间里备课,四周安静得只能听见窗外的鸟鸣。
忽然,一声呼唤打破了宁静。我搁下手中的笔,起身开门,只见一位中年男士站在面前。他身材中等,红润的脸庞挂着微笑,镜片后面的目光深邃而明亮,仿佛蕴含着无数美妙的诗意与动人的故事。
他轻声自我介绍,当听到“杨从彪,笔名洋滔”时,我心中一阵惊喜:他就是著名诗人、《拉萨河》杂志的主编。我急忙接过其手中的行李,并迎进房内,心里难掩兴奋之情。
其实,早在一两年前,因投稿的缘故,我便与其有了联系。1984年3月,他便直接来信询问《拉萨河》在大竹印刷的费用。收到信后,我立刻前往大竹县印刷厂,与厂长仔细核算成本。最终确定,这里的印刷价格相较拉萨,便宜了三分之一还多。他收到消息后,向拉萨市文化局领导请示获批,便带着稿件,辗转乘坐飞机、火车、汽车,抵达了大竹。此前,我已与党校领导协商妥当,在隔壁为洋滔老师免费提供一间宿舍,并同意其在党校食堂就餐。
洋滔老师的到来,如及时的春雨,瞬间润泽了大竹这片饱含着文学底蕴却尚未苏醒的土地。大竹本地作者首先得知消息,相继前来请教学习;随后重庆、广安、达州等地的文学青年也带着稿件赶来,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指教或认可,以便能在《拉萨河》上开启文学之旅,去实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文学梦想。一时间,安静的宿舍变得有点热闹,俨然成了充满活力的编辑部。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大竹党校,就是那个年代文学青年心中的诗和远方。
洋滔老师为人谦和善良。每当有作者拿着稿件登门求教,他总会停下手中事务,微笑着让座,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尔后才在办公桌上认真摊开稿件阅读,时而皱眉凝思、时而微笑赞许,看到精妙之处,他会抬起头望着作者轻声说:“写得好。”当发现作品存在瑕疵时,他要么提出修改意见,要么亲自在稿纸上挥笔疾书,直至满意为止。他的这种专业素养和对文学品质的坚守,使我们深感敬佩。

后排左起:王炼、文冰、少杰
前排左起:杨明鑫、洋滔、兰虹
杨寞(1984年摄于大竹)
洋滔老师对培养文学新人不遗余力。当他发现少杰、吴忠、杨寞的诗作,意象奇崛、意境深䆳,观念前卫,至今尚无作品见诸报刊时,便在《拉萨河》珠峰诗卷上,用大量篇幅推出了少杰的《独步集》、吴忠的《中国人的性格》和杨寞的《失去的,回来了》组诗,在诗坛引起了一定反响。自此以后,三人的作品开始频频在国内报刊上“露面”,甚至还成为了一些报刊的常客。
为了使大竹本地作者有一个交流平台,以提升其创作水平,他又组织成立了极乐鸟诗社(此为大竹县历史上第一个民间文学社团组织)。诗社成员有少杰、杨寞、杨明鑫、徐兰虹、王炼和我,而杨寞的家既是诗社的活动阵地,也是我们梦想启航的港湾。
在诗社的活动中,每一次相聚都充满了喜悦。有时,我们围坐在一起,研讨诗歌作品,交流创作体会,恰如一场文学的盛宴,不仅收获了灵感的养份,而且还提升了作品的质感;有时,我们静静地倾听洋滔老师对稿件的专业分析。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到每一处情感的细腻表达,从意象的巧妙组合、到每一个词语的精心选配,他都耐心地进行讲解。记得有一名诗社成员在创作中遇到了意象运用生硬的问题,他专门对其进行指导,使其之后的诗作有了质的提升;有时,我们又会抛开创作的话题,畅聊诗坛轶闻、文人趣事和社会热点,欢声笑语在房间里回荡。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闲聊,却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进而为创作出优秀作品积累了更多的素材和能量。
为了让大家能从大自然中获取诗的灵光,洋滔老师还组织我们骑着自行车出去采风。蜿蜒的小路,像山水间一条飘动的彩带,引领我们去探寻未知的美好;粼粼的湖面,如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霞辉鸟影;碧绿的山野,竹林连绵、芳草萋萋,与柔和的清风一起吟唱着大自然低婉的歌谣;古老的民居,静静地伫立于光阴的深处,黑色的瓦片与褐色的墙壁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他带领着我们穿行于美景和时光之间,不时地停下脚步,回头望着我们,似乎在提醒:诗是心象的倒影,要如采茶人一样摘取最嫩的芽尖。因此要用心去观察、体会,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加以提炼升华,如诗意的炼金术士一样能在平常的景观里萃取出诗歌的神性光芒。记得那次采风,我被天空中一只苍鹰翱翔的雄姿所触动,回家后,就创作了几首关于自由与梦想的诗歌,得到了他和大家的一致好评。
从此以后,诗社成员们创作热情愈发高涨,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此,洋滔老师又专门开辟了极乐鸟诗社栏目,使成员们的诗作一篇又一篇地在《拉萨河》杂志上发表。这些作品带着大竹的独特韵味和人文气息,飞向了雪域高原和大江南北。大家不仅用创作激情去拥抱生活,而且也用信心、勇气去感知、追求文学梦想的温度和高度。
后来洋滔老师因工作需要又回到了拉萨,但在大竹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的善良、谦逊、博学和对文学的热爱,都深深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成为激励我们这些后来者前行的动力。
多年后,极乐鸟诗社的成员都因为文学改变了命运轨迹:少杰、杨寞、杨明鑫、徐蓝虹、王炼均告别故乡,定居省会成都,而我则孤身一人去了广东深圳。但回想起当年,如果没有洋滔老师的关爱和引领,没有极乐鸟诗社的濡染和浸润,那么我们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也许早已中断,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许会变得一片灰暗,我们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没有厚重感。感谢洋滔老师的谆谆教诲、殷殷指导;感谢洋滔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作品,温暖了我们今生的感动,照亮了我们永久的怀念!

洋滔1984年写给极乐鸟诗社和部分诗社成员的诗歌
极乐鸟
衔一片花影、绿茵
衔一束童贞翱翔诗的世界
在遥远山区的躁动里
把诗太阳拉出青春地平线
白云不是为你铺的地毯
它在孕育击败浩歌的雷电
黑风也许会拔下你美丽的羽毛
黑洞也许会埋葬你曲折的爱情
甚至如花似锦的生命
别管它!勇敢地飞吧,极乐鸟
飞向自己应有的高度和位置
如果你真的飞死了
我会在拉萨河边
为你辟一块陵地
用珠峰做墓碑
写上我们共同的姓名

第一根白发
——致文冰
从油亮别致的青春里
长出了第一根白发
可皱纹还没来得及诞生呢
爱的枫叶还没有航行到
属于你的第五个季节
蓬勃的心不曾下锚
怎么就打出衰老的旗帜呢
七千个黎明一半晶莹
一半浅红还夹带些灰白
果实里,清淡的成熟美
全交给幽深的意境保管起来了
水彩画吸引着小城蜂蝶
其中那一缕耀眼的光亮
闪烁着追求,它抽出的银丝
被你织进诗里。花的国度
在期盼绽蕾

闪石
——给少杰
在拉萨河那片处女地的百花丛中
我发现了闪石
江水和鲜花突然消瘦了
品味它的奇光异彩,然后
把雪山的冰箱搬来
冷冻内容丰富的伏天
暗流灌醉跳跃的层次
童心被注进坦率的时空
独特的野性不曾失色
我们都不听古老的二重奏
那片叶子般纯净的天空
季节不忍心掐掉它
它在独步的路上与星光微语
一切都是没有结尾的开始
把爱交给诗神吧
——写杨寞
你背着画夹和秀丽山水
骄傲得像个漂亮的公主
你专注地画水粉般的多彩年华
时光调拌心血,做了颜料
又一个双休日的剪影
被你制成一枚枚酸果
你把画和诗一起交给我
画没有诗味,诗却闪烁着画意
我说,把爱交给诗神吧
你笑了,笑得犹豫,省略了含蓄
支付将千百倍地超过收获
路一旦选择了进取
就需要耗尽毕生的精力
假如我是胡诌,就把它和诗情一起
交给阳光焚毁了吧
用其死灰擦去这页受伤的足迹
轻轻地,轻轻地
让我的心得到安息

祝
——吟小张
·1·
从南方的森林出发你打马而归
卸下黄里间白的盐巴和艰辛
用妻子备好的热水洗完澡
吃着她刚做好的麻辣面
年轻的黑胡须上的油星花
等待着一个美好的夜晚
(你说你该有多么快乐)
·2·
妻子本是无羁的野马
那是人人都知道的
你无意中套住了她
用音乐和美术哺育她
用意志和真诚征服她
然而野马的野心不死
(而且野心勃勃)
她要夺取赛马节的全能冠军
因此,她把分分秒秒
拧成汗水浇灌探索之花
你弹起野马进行曲
演奏狂风暴雨
默默地默默地把一切
献给明天那个
紧张而欢乐的节日
·3·
我祝你猎到了幸福

文冰,男,祖籍四川邻水,生于四川大竹。现居广东深圳。 自1982年于《青年作家》发表处女以来,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天津文学》《作品》《长江文艺》《广西文学》《星星》《鸭绿江》等国内多家报刊;公开出版有诗集、报告文学集、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生命的原色》《变奏》《红月亮》《足球 疯狂的世界》等9部。曾获1987年第二届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1988年全国“中国潮”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当代》百家期刊优秀中篇报告文学奖等。
(声明:文图来自网络,重在分享,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等处理。)
《西部作家村》散文·小说创作联盟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主席总编:詹仕华
副主席副总编:涂国模
常务主席: 王贵川
主编执行主席:程欣文
执行副主席: 李义忠,余楷茂,周克勤,贺杰,钟若菱,陈锡挺,鲁小月,珺羽
秘书长:李义忠,余楷茂(常务)
本期编审:涂国模
本期执编:义忠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刘炳琪(湖南),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罗盟(成都),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贾文华(黑龙江),雪野(甘肃),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委:谭金强,孔令华,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冯伦,归途,唐成光,李传斌,钟斌,万刚
策划:平原
编审: 涂国模,鲁小月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三、五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文责自负,文章不愿修改者,请说明。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