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门前春柳千丝(上平四支)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廊桥翠色摆纤枝,细酌鹅黄正满时。
带着春风裁稚绿,携同李蕊惹骄痴。
阶台鸟语相逢晚,岭畔松涛约会迟。
燕返门前鸣往事,连声慰籍漾千丝。
2025.3.10.
诗评
这首七律《门前春柳千丝》是一首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的春日颂歌,格律严谨,意象丰富,情景交融。
- 韵律与格式:严格遵循七律“上平四支”韵部,韵脚“枝”“时”“痴”“迟”“丝”发音和谐,读来朗朗上口。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带着春风”对“携同李蕊”,“阶台鸟语”对“岭畔松涛”,展现出高超的格律技巧。
- 意象营造:诗人巧用丰富意象描绘春景。首联“廊桥翠色摆纤枝,细酌鹅黄正满时”,“廊桥”“翠色”“纤枝”“鹅黄”构建出一幅溪边廊桥旁,春柳初绽、嫩黄满枝的清新画面,奠定了全诗明媚的基调。颔联中“春风”“稚绿”“李蕊”,将春柳置于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里,春柳与李蕊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万物竞发的蓬勃朝气。颈联“阶台鸟语”“岭畔松涛”从听觉角度,以鸟声、松涛丰富了春日图景,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 情感表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尾联“燕返门前鸣往事,连声慰籍漾千丝”,春燕归来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慰藉”一词将诗人在美好春景中的惬意、满足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展露无遗,景中含情,情因景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春日、对生活的眷恋。
- 语言特色:语言清新雅致又不失灵动活泼。“摆”“裁”“惹”“漾”等动词运用巧妙,赋予春柳、春风、春燕等自然事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诗句充满动感与活力,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首诗以春日之柳为核心,展现了春日的绚烂多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若在主题深度上进一步挖掘,不局限于描绘春景和简单抒情,而是融入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或时代思考,诗歌的内涵会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