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散文·寻梦王实甫
作者:平凡(河北保定)
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我的心被一位元曲大家深深吸引,他就是王实甫。于是,我踏上了前往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究室村的路途,去探寻他曾生活过的地方,寻找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初到究室村,扑面而来的是质朴的乡土气息。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只有宁静与祥和。很难想象,数百年前,王实甫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汲取着生活的养分,创作出那些动人心弦的作品。
漫步在村子里,仿佛能看到王实甫当年的身影。他或许也曾像我一样,在乡间的小路上悠然踱步,观察着世间百态,聆听着百姓的欢声笑语与悲苦叹息。他把这些生活的点滴融入笔端,成就了一部部经典,比如那部流芳百世的《西厢记》。
《西厢记》里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他们冲破重重阻碍,勇敢地追求真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经典的唱词,道尽了离别的哀愁与相思的痛苦。王实甫用他细腻的笔触,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与坚韧。
站在村子的某个角落,我不禁思索,王实甫创作时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一定有着一颗敏感而又丰富的心,才能将人性的复杂、情感的微妙描绘得如此淋漓尽致。他生活在元代,那个民族融合、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各种思潮在社会中涌动。或许,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和勇气,让他敢于突破传统,用戏曲的形式表达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
村里的老人们对王实甫的故事津津乐道。虽然岁月已经模糊了很多细节,但那份对家乡名人的自豪却从未减少。他们的讲述,让王实甫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鲜活起来。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书上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才情的创作者。
在王实甫故里,时间仿佛放慢了步伐,我沉浸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王实甫的作品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领略元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离开究室村时,我的心中满是慨。王实甫虽然早已远去,但他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永远熠熠生辉。他用文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世界,让后人在阅读和欣赏中不断汲取着智慧和力量。
此次寻梦之旅,让我对王实甫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他的故事,他的作品,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我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王实甫故里,去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去聆听历史的回响。
2025.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