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燕的文字(四)
今日又读林燕的《万物从容》。
林燕的日常生活和笔下文字,颇有些宋人的意趣,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悠静,雅致,赋与日常生活不一般的情趣,发掘其背后的美学和哲学意义。
作者在《早晨的茶事》中说,"早晨光线明亮,草木葳蕤。一人喝茶,茶香扑冽。又有寂寞映了一个人的心。再吃些母亲盐腌酱拌醋捉的辣椒、姜蒜相凝及麻油所沥的野生苋菜,觉得此种意境有奌山人听了一天雪的感觉。山人寂寞,因心中无芜杂,无俗事。山人听雪,发呆,静坐,心静如山窗初曙,白纸里透着黎光。"
读着林燕的文字,我想起了宋代赵师秀的《约客》一诗,这诗是这样说来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 "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奌明了写作背景正是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即林燕所说的"生态",雨声不断,蛙声一片,很“热闹”的场境,其实反衬出屋子的“寂静”。作者在屋子里静静地等待着客人。正是有这份宁静,作者才会将江南梅雨季节的"生态"尽绘于笔下。这并非单纯的写境即"景语",而是带有作者的情绪和思绪在内,也是"情语"。
然而不仅于此。夜深了,客人未至,作者还在等着。这样“家家雨”和"处处蛙"就别有意味了。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虽然体现了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但也阻碍了客人按期赴约,流露出诗人的某种无奈情绪。“处处蛙”虽然烘托了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却也折射出了诗人的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夜深不寐,作者继续等着,他多么希望友人风雨无阻、和他一起举棋消愁。百无聊赖之际,见灯芯燃久,生了灯花,便下意识地用棋子去敲。正是这单调机械的动作,一下子打破了房间的沉寂,冲淡了作者的思虑,翻令诗意大为生色,诗人久等无聊,而又期望客人践约的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通过敲棋这一细节,有意无意之间,赋与了作者寂寞生活的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使我们愈品愈有味,这就是作者要反映的"情趣"。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喧闹与林燕无缘,她于红尘的喧嚣中,寻找着属于她自已的那份宁静和寂寞,将自己的心灵融于自然,观察入微。寸寸节节的文字,反映着她对于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我相信,照着这条路走下去,她也一定会达到赵师秀《约客》一诗所体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