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81
下洞子——
柳军军班师回朝
搞营建——
柳茂林潮起潮落
话分两头说。
01
先说老子的这一头——。
时间过得真快……六个年头,细算起来,1920天,在人生的旅途中,竟是短暂的一舜。年对年,月对月,天对天,时对时!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六个年头,这一天,2017年4月17日,柳军军老俩口,在大漠荒原,整整呆了六个年头,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下岗了……
02
他们没有过过一天的节假日,没有离开过一天的工作岗位,白天,晚上,二十四个小时,从未离岗片刻……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旷过半天工,一日两次定时汇报,从未出现半次缺席……这就我们的农民工,这就是祖国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者……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私付出和卓越奉献!
03
他们的三大贡献,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一:
六年来,确保祖国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千佛洞豪发未损,未曾出现过一絲一豪的安全事故!
其二:
下洞子发过洪涝灾害之后,原有的㬈棚,树木,几乎一扫而光……柳军军老俩口,在光秃秃的山坡上下,挑沟栽植各类风景树多达一二百棵之多!当年成活率达到百之百,估计现已长成参天大树……。
其三:
六年五次,三支施工队伍,修筑防洪堤,下洞子崖体加固工程,柳军军俩口子,全心身投入协助工程,供水、供电、通讯联络,后勤保障……大小事务,亲历亲为,广受三支施工单位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下岗了,离职了……说走就走,柳军军老俩口,和当年退伍一样,胜利凯旋,班师回朝了……。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8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