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孔新伟校长(左1)跟随师父贾震(左2)到睿聪高中参加“首届学校逆袭之道高峰论坛”。
教育之路,无疑是一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从山西洪洞的起点出发,历经多个城市的洗礼,最终抵达河南永城,这一路不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思想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碰撞。在这段旅程中,我仿佛寻获了一把珍贵的钥匙,它能开启薄弱学校华丽转身的大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源自实践的土壤。”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我们的深刻启示,也在我心中久久回响。我们时常迷失在理论的迷雾中,却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学生。
孟子教育研究院孟国泰院长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和理论,朱思启高级研究员的“分组教学,当堂评测”范式,刘仕秋校长的“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理念,这些教育大家的智慧结晶,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们的理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将教育的复杂性巧妙简化,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完美融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核心。
教育的真谛,在于从“教”到“学”的华丽转身,从关注教师的“教得精彩”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得精彩”。孟国泰院长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老师、好老师。由孟国泰院长牵头创立的“三和教育”品牌建设,通过和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育、自理、自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些理念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曙光。
而这些理念理论的落地生根,更是让我见证了教育变革的力量。孟国泰院长的“三标课堂”理念,明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孟国泰院长的“满分策略”和“限时测评改”,通过查漏补缺,巩固学生基础,逐步树立学习自信。朱思启高级研究员的“小组合作,当堂评测”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即时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这些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广阔天地。
诚然,我尚未完全领悟这些理念理论的精髓,但它们的核心理念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教育的目的不是追求教师“眉飞色舞地讲”,而是确保学生“真真实实地学”。任何偏离学生中心的教学,都是对教育本质的偏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洪洞人的性格——“咥”!这个词不仅代表着果敢决断的行事风格,更蕴含着勇于担当、敢于突破的精神。无论是“咥饭”还是“咥架”,乃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咥事”!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亟需的力量。
孟国泰院长曾言:“凡事我们要先打枪,后瞄准,不能只会瞄准而不打枪。”网络上有个流行词——“干中学”,即在实干中学习。这不禁让我反思自己在教育道路上的踟蹰与迷茫。我们往往过于谨慎,害怕失败,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探索与创新。只有敢于“咥事”,敢于在实干中探索,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道。
在这段旅程中,我目睹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汗水浇灌着教育的花朵。他们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探索、去实践。
“先打枪,后瞄准”,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不应畏惧失败,不应畏惧挑战。只有敢于“咥事”,敢于在实干中探索,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让我们在贾震师父的引领下,发扬洪洞人的“咥事”精神,去开创教育的新篇章。
教育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我们敢于“咥事”,敢于在实干中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让我们携手共进,“先打枪,后瞄准”,在教育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成就。
作者简介
孔新伟,山西省名校长贾震弟子,洪洞县名校长,洪洞县瓦窑头中学校长。
责编:天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