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下有个小村庄,村庄与山之间是大片庄稼地。那时,村里好多人家劳动力少,牛便成了耕地的好帮手。
夏天来临,荞麦开始逐渐成熟,正是牛不用耕地的时候,有牛的人家就会让孩子们赶着牛去山坡荒地吃草,这便是放牛。孩子们为了有伴,总是聚在一起放牛。每天中午,大家轮流派一个人回家吃饭并把其他人的饭从他们家里捎了来,留下的孩子照看牛,这样就不用把牛牵回家折腾了。
有个孩子名叫小虎,也是这群放牛娃中的一员,小虎淘气是出了名的,做起坏事来眼都不眨一下。这天,正好轮到他回去给大家带饭。他手拿放牛的鞭子,随意地抽打着,蹦蹦跳跳地回家,狼吞虎咽地吃了饭。便拿着一个陶罐,罐子里装着从各家盛来的香喷喷的糊豆(稀饭),背了一些干粮和咸菜,就往山坡赶去。
小虎走在田间小路上,看着路旁大片的荞麦,玩性大发,他又甩起了手中的鞭子,一边走一边抽打荞麦,嘴里还念念有词:“谁家的荞麦长得壮,我一鞭下去死光光!……”被他抽打的荞麦东倒西歪,穗掉茎折。就这样,他一路走着,一路抽打着,身后荞麦一片一片地倒下去。
走着走着,小虎突然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他竟然揭开盖子,“噗”的一声,对着装糊豆的罐子放了个屁,再将盖子盖好,随后他哈哈大笑:“哈哈,等一会,让你们尝尝我屁刺糊豆的味道!”然后继续向山坡荒地走去。他一会甩起鞭子抽打荞麦,一会再往陶罐里放屁……
等小虎到了放牛的地方,小伙伴们早已饥肠辘辘,看到小虎回来,都围了过来。“小虎,你带什么好吃的啦?”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小虎把罐子递过去,他们刚吃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有个小伙伴说:“今天的糊豆有点不对味啊!”其他人也感觉有问题,可他们实在是太饿了,还是大口大口地把陶罐里的糊豆喝光了。小虎居然还不知羞耻地捂着嘴偷笑。
就在大家吃完糊豆后,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孩子们都吓坏了,赶紧找地方躲雨。
这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天空,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小虎。小虎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说也奇怪,这时空中乌云散尽,阳光灿烂,又恢复如初了。等其他孩子回过神来,跑过去看时,小虎已经没气了,只见他背上出现了一行字:“鞭打荞麦十三亩,屁刺糊豆一小罐” 。
原来,小虎“鞭打荞麦”“屁刺糊豆”的恶劣行为触怒了上天,为了警示后人,便下令雷公电母给了他如此严厉的惩罚。
从那以后,村里的孩子们都记住了这个教训:“破坏庄稼遭天谴,背后害人招雷劈”。这个故事传遍了每个村庄,人们代代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孩子。
(蓑笠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