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写乡愁》
作者 邴玉君
朗诵 Coco可可
老娘生前总和家里人说,“这人那都恋故土,乡音难改,乡情难忘,总觉得还是那间老屋好呀,那里有老邻旧舍,隔着栅栏就能闲唠,杀年猪时,一膛房都飘来烩酸菜的香味。”
一个在外打拼了多年的发小给我发视频说,“经过努力拼搏挣了许多钱,但等到夜晚静下来的时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还是觉得人是故乡亲,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总要拿出发黄的影集看看那些照片,有时泪珠在眼圈打转,真的想家呀。”
你看电视剧《亮剑》中七十四师师长楚云飞,在向TW撤退时,亲手包了一捧土,这是为啥那?因为那捧土里有家乡的味道,那是他生活中的故土。其实呀,人生中的乡愁无处不在,无时不让人去回忆,那乡愁的滋味挥之不去在心头。
记的四十年前我来到山东威海的刘公岛。我站在海天一线的大海边,仿佛看到那场清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甲午海战,我仿佛看到了民族英雄邓世昌亲驾定远号撞向倭寇吉野舰,惊天地泣鬼神英雄壮举的画面,甲午之殇就是中华民族的乡愁,也是天下每一个百姓的乡愁。。就是这乡愁在心,就是这乡愁未忘,中国人民海军在砥砺奋进的岁月时光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汕板到航母编队向海图强大风唱。试问?在强起来中国的今天,一群豺狼虎豹谁敢犯我海疆,航母战舰领先美国的电子弹射炮,火箭军的东风快递,领先世界走向深蓝的核潜艇,定让你有来无回,葬身海底!
一位多年的老邻居已到耄耋之年,他碰见我唠唠叨叨的说,很怀念有前后院的那栋住八家的平房,前院的小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红柿、辣椒、旱黄瓜、小葱、香菜、油豆角,那里是绿色蔬菜的地方,清晨走进这块小小的菜园里,能闻到旱黄瓜和西红柿的淡淡清香。中午摘几个西红柿拌糖,再来一盘小葱、小辣椒、香菜拌自家大醬,炖上一锅油豆角,喝二两纯粮散白,那生活真美呀!后来,那栋平房和小菜园不见了,建起一栋栋高楼,每家都封闭在自己屋里,邻里都不相来往。只有节假日亲属相聚,家里才能热闹一场。我和他说,我当年有件事上了你的当,你和我说只要不尿炕,七月七那天蹲在黄瓜架下,就能听到鹊桥会上织女牛郎唠嗑的声音,长大了我明白了,那有没尿过炕的小儿郎?我和一他起哈哈大笑,哈哈!
我读中学时,遇到了师德师风高尚教语文的李慧敏老师。恩师看我喜欢文学,每逢礼拜天休息都叫我去她家里,给我讲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的《秋词》、苏轼的《赤壁怀古》等等。给我讲写作技巧和谋篇布局要收方自如。讲写文章要有大气磅礴和荡气回肠的文风,为我将来的写作筑牢了基础。我的老师向我推荐了中国森林诗歌之父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和《林区三唱》。
《林区三唱》给我一种写作路上的启迪,从此,我成了郭小川的崇拜者和铁粉丝。六十二年过去了,我还是那样的敬畏和崇拜郭小川,还是郭小川的铁粉丝和追随者,还是经常读《林区三唱》。我贴近了郭小川的文风,我心中形成了郭小川那种为百姓而写,为时代而歌的家国情怀。每每提起我的老师,感恩的情从来没有淡,反而是更加浓烈。好多年没有见到我的恩师了,不知道她是否还健在,总之,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贵人和启蒙老师。一说起我的恩师,六十多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恩师仿佛就在身边,恩师当年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成为诗人和作家的叮咛话语仿佛还在耳畔。老师,学生好想你呀。
乡愁这个题目真的很大,很宽很长。它含盖了人的生命轨迹,含盖了人生中的潮起潮落,含盖了人生中的亲情和友情,含盖了人生路上失败和成功,含盖了人生点点滴滴的记忆往事。乡愁这个题目内容很广,无论你从哪里切入用心去写、去回忆、去描述,都是人生中欲罢不能的乡愁。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写一写乡愁吧。你的心中会涌动一种满满的乡情乡音,你会激发出一种澎湃的激情,你会更加珍重亲情、友情、爱情。
记住乡愁写乡愁,陈年老酒醉心头。人生如梦梦未醒,浓浓墨香情思悠。
记住乡愁说乡愁,人生路上可知否?沧海桑田去叩问,一生无处不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