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赋
坤德昭昭,淑气融融。天地钟灵毓秀,九州焕彩腾虹。值此阳春烟景,恰逢巾帼良辰。予观夫百代芳华,千秋懿范,乃为斯赋,以颂其盛。
溯其源也,芝加哥城云雷激荡,万国衣冠振臂同声。女工奋起于街衢,平权疾呼于寰宇。克拉拉振铎,蔡特金秉烛,遂使三月八日,成四海之共节。此非一朝一夕之功,实乃百年血泪所凝。昔者木兰执戟,秋瑾横刀6,良玉擂鼓,红玉鸣钲。皆以纤纤素手,擎起巍巍苍穹。观夫今朝,桂英探月,呦呦屠蒿,香凝泼墨,徽因雕甍。谁说蛾眉输志气,且看凤翼掠长空。
至若当代红妆,更显风神俊朗。或素手调羹,奉萱堂于晨昏;或青丝覆雪,育桃李于庠序。实验室里银瓶乍破,手术台前柳叶生风。田垄挥锄汗化雨,讲坛执笔气如虹。有航天巾帼巡河汉,白衣仙子战瘟凶。柔肩能担家国任,慧心可解黎庶忡。此诚所谓:坤载万物含章美,德润千秋毓秀功。
今逢佳节,四海飞歌。看红妆灼灼,若芙蕖之映日;听笑语盈盈,似黄莺之出谷。愿普天下女子:眉间无蹙怨,掌上有春风。既怀咏絮之才,亦葆凌霜之志。虽居室而明德,纵出阁而守衷。效班昭续史,承道义于铁笔;法孟母择邻,树栋梁于幼冲。如此则坤道成而天下宁,母仪立而子孙贤。
赞曰:
桃李争春,梅兰竞秀。
月映千江,星辉万岫。
维女之德,如山之寿;
维女之慧,如川之漱。
愿持此赋,为天下寿。
注:
1.克拉拉振铎,蔡特金秉烛。
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是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妇女权益运动领袖,被誉为“国际妇女节之母”。她于1910年在哥本哈根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联合各国代表提议设立“国际妇女节”,旨在推动女性参政、同工同酬等权益。
文中将“克拉拉·蔡特金”拆分为“克拉拉振铎,蔡特金秉烛”,形成对仗句式:
“振铎”原指古代官吏巡行时摇铃宣政,后引申为倡导变革的象征。此处强调其发起运动的开创性(设立妇女节);
“秉烛”则呼应她晚年反法西斯斗争中“以微光照亮黑暗”的坚守,亦暗含“薪火相传”之意。
这种拆分符合赋体骈俪文风,通过动词差异凸显其一生不同阶段的贡献。
2.良玉擂鼓
指明末女将秦良玉,史上唯一凭战功封侯列正史将相列传的女性。
3.红玉鸣钲
指南宋抗金女将梁红玉,黄天荡战役中击鼓助战的史实。
4.桂英探月
借"穆桂英挂帅"的巾帼意象,转喻当代航天女英雄王亚平太空授课,刘洋巡天揽月的巾帼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