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们插队在深冲河中队
作者:王跃进
我们是1976年7月15日,在城步一中高中毕业。1976年9月21日,我们246名知青就上山下乡到了南山。然后,我们9名知青插队在南山至茅坪湖景点之间的深冲河中队。
深冲河中队,座落在一个巨大夹谷的中央,它四面环山,绿草茵茵,溪流纵横。在深冲河中队的东面,有一条十几米宽的小河,相比之下,对于众多的溪流来说,就算是一条河了,也许是此来由,故称“深冲河”吧?葱郁的林木之间,水声潺潺,为静谧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它离南山茅坪湖景点仅只有4华里多路程,是一个新的中队。我们起先是插队在大坪中队,后需要一部分知青去深冲河中队开发、创业。大坪中队柳书记便分配我和陈远荣、粟运春、刘云华等9名知青去深冲河中队插队落户,我们也毫不犹豫服从领导安排。另还有3位老场员,当时,老场员当中有一名会计,还有一位是拖拉机机手,总共是12名中队场员。就这样,我们开起了深冲河中队的开发、创业。知青当中,陈远荣当选为中队队长,我也是中队队委会成员,兼任团支部书记。
花开四月,草长莺飞,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那悠然自得的奶牛,那袅袅上升的炊烟,潺潺流淌的小溪,那隐在青峦绿树之间乳白色的房子……这些构成了一幅无比曼妙的画卷。当我们来到深冲河,只见两排长长的宿舍,一排是三十多米长而具有南山特色的花岗石头砌成的宿舍,而下面一排却是牛舍了。毫无疑问,一个新建的中队,需样样从头再来,艰苦创业是不言而喻。
我们先安顿下来后,首先是成立了知青食堂,女知青聂小云做了炊事员。女知青刘云华是多面手,又是我们深冲河中队挤奶能手,先后派往长沙、北京等地学习挤奶技术,由于劳动积极,表现出色,文化水平又高,后调往南山小学任教。在这期间,我们便开垦自留地种蔬菜,割草开垦荒地种牧草、苞谷。如冬天来临,割草窑青贮,很大个的青贮窑,窑青贮是有讲究和要有技术的,没有技术的话,青贮就会变黑坏掉那损失就大了。窑好青贮大概两个多月后,如果一窑青贮窑成功,从窑里挖出来的青贮呈金黄色香喷喷的,奶牛尤其喜爱吃青贮,不会退膘。平日里给牛舍打扫卫生,挑牛粪及精心饲养奶牛。每一天的劳作,总使人感觉透不过气来,腰酸背痛。但知青们却总是不知疲倦地干活毫无怨言。
我们知青具有较强的乐现主义精神,不管是在怎样一个艰苦环境之中,知青们总是乐观而对。比如,在每年春天五月的季节里,我们上山扯苦笋来补贴粮食的短缺,一边又当蔬菜食用。晚上,我和知青粟运春打着火把去溪里捕捉石蛙改善生活。在严寒冬天冰封路面的情况下,无处采买蔬菜时,蔬菜地里又全无菜可摘,喝盐水汤也要坚持每天的劳动。再则是我们全无娱乐活动,如得知远离10多华里的场部放映露天电影,我们休工后都要结伴前行。这段路程,不管是白天黑夜,我们来来往往不知走了多少趟。每当回忆起我们走在那条路上的时候,我却情不自禁地哼起这首小诗:
那条路写满回忆
我总是难以忘怀
纵使我的心情汹涌澎湃
疲惫的目标一片迷茫
怀念草原两岸美丽的风光
那条路的印记
核满心灵的创伤
混迹冷漠的原野
繁华喧嚣离我是那么遥远
没有你的气息
青山咫尺也是异乡
四周绿茵无边
入眼一片枯黄
回想踏上那条路
就模糊了近处和远方
在冷飕飕的寒风里
将越走越远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的将往事回顾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只是再也不见你羞涩的笑脸
淳朴与你渐行渐远
浓妆掩盖着内心的沧桑
黑夜中想起曾经的你
心头泛起千般滋味
奈何奈何再难回头
那条路上的那个人
是刻在我心底的情结
拿一支笔沾满情愫
写满我所有的思念
时间到了1978年, 有一次,老场员的机手刘继生,向队委会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还要给他再增加两分的工分,他是技术工。”我们却说:“正因为你是技术工种,已给你12分的工分啦,你的工作量又不是很大,一天一趟往返,仅两个多小时的工作量而已。而我们有些男知青属一等劳动力,劳动强度又大,最多的才只有8分工分”。可刘继生坚持要加工分,不然他就罢工了之。而陈队长及队委会却坚持不再给他增加工分的意见。而刘继生想为难陈远荣队长,为难中队队委会,他硬是罢工了。陈远荣作为队长,只好动员知青们肩挑鲜奶去10余华里的乳品厂,如大家不肩挑送鲜奶,每天却要坏掉800余斤鲜奶,这样一来损失就大了。我们知青用肩挑至第2天,脚板打成了血泡,红肿了肩膀。后我就与陈队长商量,因为我在学校读书时属于农机班,学过如何驾驶拖拉机。通过商量决定后,我就主动承担接过刘继生机手的移交,我们将鲜奶每天很顺利、轻松、安全如期送达乳品厂。由于我和陈远荣很长一段时间的共事,配合默契,我俩增进了友情。我回城工作后,他给我信中写道:“我羡慕你回城,可我却身陷难山。”他把南山写成“难山”,在书信中他虽写的是玩笑话。可恰如其反,他偏偏却是扎根在南山不动摇的人里面其中之一,直至后来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1986年,他被保送到湖南林学院读大学,1988年毕业回到南山。1990年出任南山乳品厂厂长,南山副场长主管生产经营,亚华公司董事长等职务。20多年后,我在县石油公司业务股工作,后成立石油开发公司长驻邵阳市石油公司,市石油公司领导了解我下乡南山过,说要我想办法去搞些奶粉,后我答应领导抱着试试看。93年7月,我重上南山到了乳品厂陈远荣的厂长办公室。那几年,奶粉正是最紧销时期。当陈远荣见到我时,他脱口而出,问我有什么好事找他。我开玩笑的说:“好久不见来看看你呀!”然后他笑着说:“不是吧,无事不登三宝殿呢?”他对我爽直地说道:“你需要多少?”我说:“越多越好。”然后,他很快给我批了一皮卡车的奶粉,我正要起程赶路时,他与我边走边聊,直至送我到厂门口后才与我说再见。从那次相见后,直至今日与他再也未谋面过,我还真有点想念老同事、老知青战友了哩!

由于我们深冲河中队知青成绩突出,表现优异。1979年的下半年,湖南省电视台拍摄了我们深冲河中队知青好几集新闻记录片,还来了一位知名作家创作我们知青题材《风里来雨里去》的作品。我发现我们的知青在深冲河中队的艰苦创业,使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土地》一诗:“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深冲河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大树,每一条山径每一条小溪,每一阵轻风,每一缕炊烟,每一草一木一丘一壑,深冲河的一切都印着我们知青们走过的痕迹,都记得我们插队在深冲中队的知青们,以最朴实的方式,最深厚的感情及我们在深冲河中队的知青所付出青春的汗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深冲河中队的牧业建设当中。
由于受到我们深冲河中队知青所拍摄新闻记录片的影响,城步一大批人上南山做合同工。比如,我们深冲河中队就分来了一位名叫陈庭荣的同志,他当兵退役回到家乡,无所事事。后看到我们知青在电视里的劳动和生活场面,愉快且浪漫。就萌发了上南山做合同工的想法。可一上来等真正体会到南山生活的艰苦,就要打退堂鼓。后通过了解到深冲河中队知青坚韧品质的事迹后,他深深地领会了知青顽强意志精神,也改变了他的思想。后因陈远荣调离深冲河中队,我们也开始了回城,他便当上了深冲河的中队队长。由于他表现较好,后来转了正,再后来转了干已是县交通局副局长了。
回眸往事,思绪万千。如今,49年快过去了,当年的一切,现已是尘埃落定成为历史。我衷心祝愿南山牧场的旅游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祝愿我们深冲河中队发展的脚步更快更强!祝愿深冲河中队的明天更美好!
2025年3月3日于长沙
【作者简介】
王跃进,1958年1月出生,湖南邵阳城步儒林镇人。1976年9月上山下乡城步县南山牧场。1981年1月回城,在城步县石油公司工作,现已退休。喜欢文学与写作,用文字记录生活,至今已发表多篇作品,散见于各杂志報刊刊物及文学网站。以及县、市、省报刊刊物上发表多篇新闻通讯稿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