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仲崇波在被誉为“现代孟府”的邹城二中向孟国泰、孟宪新、朱思启、刘士秋等介绍走廊文化
在孟子湖畔那轻纱般的晨雾中,一位身着深色西服的智者,正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深情吟诵着新填的《酹江月》:
阳春雨霁徒缅圣,
风拂杨柳孟子湖水绽笑,
缘何故,
子路后裔至此。
继往圣兮开来学,
民贵君轻惊世。
聚浩然气,
言论犀利,
辟邪说淫辞。
捍孔兴儒,
身体力行仁义。
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越千年,
儒风不息。
现故里尊师重教,
后生见贤思齐。
传承文明,
守正创新,
携手图佳绩。
亚圣有知,
怡然心中欢喜。
这位既能信手拈来《孟子》经典,又能将古典词牌巧妙融入教育哲思的诗人校长,当他转身步入校园的那一刻,邹城二中的师生们便知,他们的“仲夫子”又将引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教育变革。
一、古树新芽:经典之光映照今朝
面对校训石上“敢当大木柱长天”的鎏金大字,仲崇波校长常引《孟子》中的“天降大任”来激励莘莘学子。他将孟子提出的“善、信、美、大、圣、神”六重境界,创造性地转化为教师成长的“六阶天梯”。从“可欲之善”的合格教师,到“圣而不可知之”的教育大家,仲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以颜回赞孔子的典故,生动描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广阔天地。这种跨越千年的智慧对话,让青年教师王老师由衷感慨:“原来我们每日的教学实践,都是在为《孟子》书写当代的注解。”
二、庖厨之智:民本理念融入日常管理
“金杯银杯不如师生口碑”,这一办学理念在邹城二中的食堂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当仲崇波校长得知学生将“外卖风险”写入作文时,他立即带领团队将孟子“民事不可缓”的思想转化为“事不过夜”的行动。从凌晨三点蹲守食材市场,到开发无添加豆芽工坊,再到首创“平价菜篮进校园”,仲校长将“民贵君轻”的理念化作“食安山东示范食堂”的实践。毕业多年的学子们,至今仍念念不忘那“校长牌豆腐”的醇厚滋味。
三、诗韵润心:以词章唤醒灵魂
“把自己活成一棵树”,这首悬挂在校园文化墙上的长诗,正是仲崇波校长教育美学的生动写照。他将孟子的“四端之心”融入诗行之中,创作出一首首劝诫网游少年的《破阵子》,如晨钟暮鼓般振聋发聩;又吟咏出歌颂工匠精神的《天门谣》,传递着劳动之美。在“诗教”的浸润下,曾经沉迷网络的小张创作出了《咏校园梧桐》,并荣获全国中学生诗词大赛金奖。仲校长在颁奖典礼上的那句“诗词不是风花雪月,而是铸魂工程”,道出了他“以诗证道”的教育智慧。
四、守正创新:领航精神世界
作为孟子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的仲崇波,背后是三十年如一日的学术坚守。2025年3月1日,在“龙抬头日”开坛的“三湖教育线上论坛”中,他刚结束广西课改培训便匆匆投入主持工作,飞机候机大厅成了他临时的论坛,他说:
尊敬的孟国泰先生,尊敬的各位坛友、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上午好!今天(2025年3月1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亚圣孟子诞辰2397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三湖教育论坛第25期线上论坛正式开坛!论坛围绕“孟子思想的守正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意义更加重大。这是对孟子诞辰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被称为“母教一人”的孟母的深切缅怀。受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孟国泰先生的指派,由我来担任今天论坛的主持人,深感荣幸,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邹城二中,被孟子70代孙、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孟国泰先生赞誉为“现代孟府”,仲校长喜出望外。他即兴填词的《水调歌头·攻书》,以“书山多崎路,惟有志如磐”的铿锵之音,诠释着“大丈夫孟子”的当代风骨。这种知行合一的风范,让青年教师李老师心生敬佩:“校长办公室那盏常亮的台灯,就是我们心中的‘浩然楼’,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从《孟子》章句中走出的仲崇波,正以教育家的远见卓识、诗人的浪漫情怀、实干家的担当精神,在鲁西南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教育篇章”……
当晨光再次洒满孟子湖畔,这位“当代塾师”仍在续写着“守正创新”的辉煌篇章——因为在他心中,真正的教育,永远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生命交响,是灵魂与灵魂的深刻对话与共鸣。
人物介绍
仲崇波,孟子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德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校园文学活动先进单位模范校长,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作协会员,济宁市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名校长,邹城市作协副主席,邹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邹城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邹城市乡贤文化研究会理事,新高考联盟校特聘专家,知名学校管理和学法指导专家。2022年,荣获“孔子奖章•教育奖”。
责编: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