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秦巴山文艺
“2024 年,对于十堰市张湾区红卫学校来说,是全面发展、开拓创新的一年。”2025年2月28日,新一年德育动员会上,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林敏总结道,“我们这所学校算是一颗星辰,在鄂西北教育的浩瀚星空中绽放着独特光芒,尤其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清晨,阳光轻柔地洒落在红卫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上。踏入这方天地,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的德育文化墙。这些精心打造的文化墙,犹如一部立体的道德百科全书,生动且全面地向每一位师生展示着德育的魅力与力量。从古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到现代社会的文明风尚;从身边的平凡好人好事,到跨越国界的公益善举,每一幅画面、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轻声诉说着道德的真谛,悄然滋养着师生们的心灵。
党总支书记陈祥时常深情地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德育,便是这伟大教育征程中的灯塔,引领着莘莘学子驶向光明的彼岸。我们应将德育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成为一种无声却有力的力量,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这番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拂过全校师生的心田,激发着他们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中去。
在学校组织的 “校园文明我先行” 活动中,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德育的魅力。活动启动会上,陈祥书记那充满激情的动员讲话,如同一把火炬,瞬间点燃了学生们内心对文明道德的追求。他号召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用文明的言行举止为校园增添光彩。正是在这样的引领下,校园里出现了无数令人感动的画面:同学们自发组成文明劝导小队,在课间巡逻,提醒同学们爱护环境、文明用语;在食堂里,主动排队打饭的队伍更加自觉有序,浪费食物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校园文明的璀璨星河。
学校的教学课堂上,德育更是与知识完美融合。例如,思政课与历史课的联合教学,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教师们带领学生们走进郧阳抚治历史、三线建设时期的奋斗故事中,让学生们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领悟先辈们身上的道德风范与奉献精神。在这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里,学生们明白了历史不是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无数鲜活生命在时代浪潮中的拼搏与坚守,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努力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与此同时,红卫学校的实践课程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成长舞台。学校精心规划并组织学生走进张湾区的各个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八年级学生吴迪参与了走进养老院的活动,他陪伴着老人聊天解闷,帮他们打扫房间、整理衣物。当他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时,内心深受触动,深刻理解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德内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志愿活动,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吴迪在实践中真正领悟到德育的力量。
而这一切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重品德的教师队伍的有力支撑。在2024 年,学校积极响应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这一重要精神,选派多位德育骨干教师参加由十堰市教育局组织的高端研修班。思政教师张慧在参与学习后,内心满是感慨,她在学习心得交流会上分享道:“这次学习经历,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在教育道路上略显干涸的心田。它让我深刻地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我明白了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以爱为舟,为学生摆渡,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清楚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成为有道德、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 “红色教育进校园 —— 共筑成长梦” 系列活动,邀请思政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来校讲学、悉心指导。在 “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帮扶制度下,年轻班主任李老师在师父刘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她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把趣味游戏、虚拟场景体验等创新元素引入班级管理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洗礼。
不仅如此,为了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2024 年,红卫学校努力构建起 “学校 + 家庭 + 社会” 的 “三位一体” 德育网络。春季学期,在 “春之韵 —— 学习生活新体验” 活动中,学生家长们热情高涨地走进课堂,与老师们携手,共同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领略到不同领域的魅力与风采。
9 月,开学第一课以全新的姿态拉开帷幕。这一天,家长们走进教室,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仅带来对孩子殷切的期望,更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的家长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梦想;有的家长则讲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引导孩子们学会珍惜生活,心怀感恩。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们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与孩子们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关系。
10 月的 “走进张湾区,开启德育新之旅” 活动,将德育工作延伸到了社会的广阔天地。学校与茅箭区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在茅箭区人民法院,学生们化身为 “小法官”,参与真实案例模拟审判活动。在模拟法庭上,他们身着法袍,神情严肃,认真审理案件,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在市环保体验中心,同学们如同探索未知世界的小探险家,通过参与各种互动体验项目,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现状,内心环保意识油然而生。在社区,学生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向居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陈祥书记始终坚信:“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教师的品德与素养就是那把关键的钥匙。” 在他的倡导下,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思想建设。学校定期组织教师成长工作坊、交流座谈会、教学观摩会、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各类活动,为教师们创造一个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在教师成长工作坊里,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断涌现。陈祥书记也时常深入其中,与老师们亲切交流,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经验。他表示:‘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 “共育周末 · 家校心灵对话” 活动中,家长们纷纷来到学校,与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们分享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更有对孩子未来的迷茫与困惑。老师们则耐心倾听,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为家长们答疑解惑,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在这个温馨的交流过程中,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方向。
家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举办了 “我的家风故事” 分享会,家长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自己家族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来到孩子们面前。有的家长讲述了自己家族祖祖辈辈坚守的 “诚信为本” 家训,这个家训在家族的发展历程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道路;有的家长分享了自己家族中长辈们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力量,让孩子们深受鼓舞。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风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以 “德育 +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室为核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 2024 年春季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中,工作室精心策划了 “心灵调适剧场” 心理剧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经历,自编自演心理剧。在舞台上,他们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台下的同学们也深受启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陈祥书记亲临现场观看演出,课后他满含深情地说道:“这样的活动形式实在是创新,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好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这一学年,学校凭借出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荣获 “十堰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的光荣称号。
在这充满活力与希望的 “校园文化节” 上,德育元素更是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宛如璀璨星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热情参与。科技与自然探索协会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态调研项目中,他们深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仔细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认真记录生态环境的变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呵护;传统文化研习社举办 “非遗体验日” 活动,邀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学生们在这里亲身体验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千名教师进万家” 活动中,党员教师总是冲在最前面,以身作则,展现教育的担当。李华老师在走访中发现一位学生家长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面临辍学困境,于是她主动与社区联系,在她的积极推动和多方共同努力下,孩子不仅重返校园,还得到社会资助,这便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中的生动写照。
陈祥书记表示:“在红卫这片沃土上,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塑造灵魂升华。” 2024 年,学校创新性地在 “校园文明观察站” 项目中全面覆盖食堂、图书馆、宿舍等校园环境,采用智能监控系统与志愿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不文明行为无所遁形,更在无形中引导学生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响应时代对德育创新的要求,学校将 “德育银行积分制” 成功升级为 2.0 版。新的积分制从品德表现、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量细化评价。学生们凭借日常良好表现为自己积累积分,这些积分就像通往宝藏的钥匙,可以兑换学习用品、学校参观券、担任校园小明星等激励。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追求品德提升与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充满动力。
在 “科技与道德同行” 科学实验成果展上,学生们热情高涨地展示自己通过科学探索得出成果,如节能环保实验模型、太阳能驱动创意作品等。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领悟到科技创新背后道德责任所在,明白科学探索不仅为了满足好奇心,更需为人类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2024 年 7 月,学校迎来重要时刻——在十堰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展示会上,陈祥代表学校登上讲台分享经验。他全面介绍 “三位一体、四维驱动、多元评价” 德育体系,着重阐述德育银行积分制、校园文明观察站等创新成果带来的显著变化。他坚定表示:“我们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赢得全场热烈掌声,也让红卫学校德育模式成为同行关注焦点。
红卫学校的创新德育模式如同一颗闪耀的星星,吸引众多兄弟学校前来交流学习,推动德育工作在更大范围创新发展。2024 年秋期,周边郧阳区、丹江口市等学校慕名而来,他们实地观摩红卫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与教师深入交流探讨,汲取宝贵经验。红卫学校毫无保留地分享实践成果,与同行携手进步,共同为探索德育新模式贡献力量。
“红卫的德育实践,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对于未来,陈祥满怀憧憬。他规划 2025 年进一步深化德育评价体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设备收集学生日常行为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学生生成个性化成长报告,为家长、教师提供更科学决策依据,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十堰市张湾区红卫学校,以德育为切入点,以创新为驱动,以实践为支撑,以家校社协同为保障,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孩子们成长铺就坚实道路。在这里,德育之花竞放,滋养着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成为那熠熠生辉的德育典范。
责任编辑: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