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雏燕来时
崔御风
雏燕来时前庭暗,
红檐绿树雨珠霏。
寒霜夜半浮残月,
犹在轩窗望紫归。
豆包:
《七绝·雏燕来时》是崔御风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具体解读:
内容层面
- 首句“雏燕来时前庭暗”,描绘了雏燕飞来时,天色似乎都暗了下来,暗示时间可能是傍晚,也可能是天气阴沉,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同时以雏燕的到来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动态的基调。
- 次句“红檐绿树雨珠霏”,将视线从雏燕转移到周围的环境,红色的屋檐,绿色的树木,在霏霏雨珠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却又带着些朦胧的画面,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第三句“寒霜夜半浮残月”,时间从白天或傍晚转换到了夜半,“寒霜”点明了季节可能是深秋或初冬,给人以寒冷、孤寂之感,“浮残月”则描绘出夜空中一弯残月的景象,强化了这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 尾句“犹在轩窗望紫归”,“轩窗”表明诗人所处的位置,“望紫归”的“紫”可能代指紫燕,诗人在寒霜残夜中,依旧守在窗前,盼望燕子归来,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与等待之情。
情感层面
- 全诗通过描绘雏燕、雨珠、寒霜、残月、轩窗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惆怅而又有所期盼的复杂情感氛围,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可能蕴含着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艺术手法
- 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之中,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 诗歌在景物描写上细腻生动,色彩与光影的搭配巧妙,如“红檐绿树”与“寒霜残月”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
崔御风:男,山西晋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古风、近体、散文诗发表于各类媒体。出版格律诗选《秋水竹韵》;散文诗选《草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