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白 水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妻子说。我猛然一惊,到二月二了?可不是吗?白纸黑字在那日历本上。我说:“去买点好吃的,喝两盅。”说完不禁自己都笑了。
尽管天天忙忙碌碌,可不能这样应付着节日的,再忙,也得要好好地过节,都成了吃肉喝酒,千篇一律,那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小时候,那时生活条件不好,过年过节那么认真,那么用心,很虔诚很重视的。这个二月二的节日,虽然不像春节、元宵节那样热闹,可也别有意味,让人常常怀念。
人们常说,“不过十五,还是年”,从过年开始直到元宵节前,你来我往走亲戚,喝酒,吃好吃的饭菜,一直不断。虽然不像现在这样有各种好酒,有大鱼大肉,但闻着那些浓浓的酒菜香味儿,听着温馨快乐的话语,我们小孩子心里高高兴兴,过年真好!元宵节放鞭炮,打灯笼到街上去玩,吃好吃的,然后开学上学校,年也就过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二月二,也很有意思,能吃料豆,让人期待。
看到妈妈开始泡黄豆,就知道过两天就是二月二了。每年妈妈都做炒豆子,我们叫料豆,很好吃,有咸的、甜的、带油的,味道都那么香。咬一咬,“嘎嘣”响,嚼在嘴里,咽下肚子里,那么实诚有滋味,肚子饱饱的,一点都不觉得饿。泡黄豆的时候,水里加上花椒、茴香,怪不得味道那么好。黄豆泡好了,浑身胖乎乎,让人喜欢。然后放到锅里去煮,煮熟时就闻着豆子那特有的香味。豆子煮熟后就可以吃了,不过没大有什么滋味儿,湿漉漉的也不好拿,尝一尝就行。捞出来,放到高粱杆编成的盖垫上摊平,经过晾晒,去除一些水分。这时天气暖和一些,阳光明亮,豆子也干得快。等明天就是二月二,会变成更好吃的料豆。
第二天我们起床的时候,料豆都已经做好,放在盘子里,等着我们来享用。妈妈天不亮就起来,把晾晒得稍干一些的豆子放锅里炒,用小铲子翻过来,翻过去,慢慢地炒。一般是炒两份儿,一份儿加油炒,炒完豆子浑身亮晶晶,那么有精神。一份儿用糖炒,炒完后的豆子身上沾了糖衣,像长胖一些。,看得上眼。妈妈说:“春天到了,那些蝎子、蜈蚣等害虫也会慢慢苏醒,爬出来。豆子浑身结实有劲,在锅里炒得’噼啪’响,那些害虫听到声音就害怕,不敢靠近你,小孩吃了料豆,能保佑平安无事,害虫不蜇人、咬人。可是也要小心,料豆时不能掉到地上,掉到地上的豆子会变成蝎子、蜈蚣等,那就很危险了。”我们一边吃,一边听妈妈在旁边念叨,原来料豆这么神奇呢,那就要认真的一个一个拿稳了,放进嘴里慢慢吃,生怕会掉到地上。料豆很香,有作料的味,有黄豆自己的味,有油香味,有糖的甜味。豆子上的油、糖经过这么一炒,焦香焦香的,特别好吃。
妈妈不让多吃,给我们分开,一人一小把,用纸包一包,或装在小布袋里。我们也舍不得多吃,要留着慢慢吃,到学校里和同学们一块儿吃,谝一谝自己家的料豆,让别人也尝尝。再说了,这么有嚼头有滋味的料豆,就得要细嚼慢咽,不能心急。一个个料豆咬开嚼碎,用心品,越品越香。
把妈妈做的料豆包好放兜里,我们到那爷爷奶奶家里去。爷爷奶奶家开着门,门口有一道用草木灰画的线,每年爷爷都要弄这个,说是这样害虫不往家里来。进大门后,院子中间地面上也有用草木灰画出来的东西,是三四个同心的圆圈,从里到外套在一起。爷爷说,这是梁囤,有三四层高,能装好多粮食,家里富裕,有好多吃的。以前见过爷爷画粮囤,用铁锨从锅灶里产出烧柴火后留下的草木灰,站在院子中央的地上,轻轻抖动铁锨柄,草木灰落到地上,身子转一圈,便画出一个圆来。然后再铲来一些画大一点的,一铲子不够就多铲两下,一边画,一边念叨:“二月二抬头,大囤满小囤流。”意思是今年粮食丰收,粮仓里都装不下。我们觉得好笑,也觉得神奇,不敢说什么。爷爷那么认真,那么恭敬,似乎真的就有许多粮食似的。画完粮囤,还在一边画上几个长方的格子,爷爷说这是梯子,上下粮仓用的。画完以后,在粮囤的中心,就是爷爷刚才站立的那个位置,放上小麦、高粱、谷子、豆子等,有时还放上几角的纸钱,或几个闪亮的银格子。我觉得好像爷爷像变成小孩似的,在地上画出这些图画来;又觉得有点严肃、神秘,有几分恐惧似的。因为料豆能变成蝎子、蜈蚣,爷爷画的这些粮囤也变成真的,但不知道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但想一下,可不是?夏天收麦子,秋天收玉米、花生、地瓜,就是堆起粮囤里盛满粮食的。这可是大好事,全靠这些粮食,我们一家人才有饭吃,有衣穿,才高高兴兴过日子。
我们来到堂屋里,把妈妈炒的料豆掏出一些来,递给爷爷奶奶:“俺娘炒的,让拿来给你们尝尝。”爷爷奶奶很高兴:“好,二月二吃料豆,人不害病地丰收。俺也有做的料豆,你们也拿上点儿。记着,不能吃太多,怕涨肚子。”捏几粒尝一尝,同样是豆子,味道另一样,也很好吃。再多拿一点,放自己的小袋子里,好去学校里和同学分享。
早早来到学校里,和平时要好的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拿出自家的料豆,给这个一点,给那个一点,自己也吃别人的,各家料豆的滋味都不一样。不只是料豆,有的还拿来炒花生、爆米花等。虽然平时也吃过,但似乎今天吃起来更有味道。
边吃边聊,交流一些听来的新知识:“炒料豆叫什么‘金豆开花’,听说是古代用来求雨的”,“冬天龙王睡大觉,到春天了,人们炒豆子,‘噼噼啪啪’响闹动静,就把龙王叫醒了,好下雨种庄稼”,“炒豆子能把那些害虫都炒死,地里的庄稼不生病,长得好”,“一定别掉地上,要是掉床底下、墙角旮旯里变成害虫,那就坏了”……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也很好玩呢。有时高年级的学生从旁边走过,看见我们吃料豆就眼馋,伸出手来问我们要:“小孩,给点尝尝!不给就小心点……”半吓唬半请求的样子,我们便给他几个,看他满意地走开,我们也忍不住地的笑。大概是笑话他,长大了家里就不给他做,吃不着了吧?
多年过去了,童年时吃料豆的情景还那么真切,每当回想起来,便忍不住露出笑容,笑出声来。所以每年过二月二,我总是多少简单做一点尝一尝,找找感觉。有时来不及做,便去超市里买一点回家吃。真是有许多人过二月二吃料豆,超市里摆了那么多料豆,黄豆、黑豆、蚕豆等;甜的、咸的、五香的;各种花生、瓜子等也都摆在一起。还有一种面食叫“面棋子”,是切成菱形的小块后炒熟的面皮,比黄豆大不了多少,焦黄的颜色,香甜的气息,让人简直垂涎欲滴。有的地方还有吃这种食品的风俗。
当然,二月二还有一件事大家都记着,那就是理发,大人叫“剃龙头”,小孩叫“剃春头”。腊月底理发过年,整个正月不理发,到二月二了,可不都该去理发?也挺有意思。“二月二龙抬头”,人理发了,自然觉得头上轻松,就抬头吧。真的有龙吗?小时候只觉得好玩,不想的。现在知道,过了二月二,没几天便是惊蛰的节气,打雷下雨,那些蛰伏的万物纷纷开始行动,从泥土的洞穴中爬出来。到处草木萌发,发芽长叶,一天一个样。古人说,“春雷惊蛰处,龙吟天地间”,那“轰轰”的打雷声可不就是巨龙的长吟吗?有时二月二当天就遇上打雷下雨,更是好兆头,春雨贵如油,各种庄稼都长得好,会有大丰收。
人剃了头理了发,身心轻松,面貌一新,精神振奋。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理发自然是“剃龙头”了。春天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二龙抬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无数新的生命正蓄势待发。飞龙在天,大吉大利,到处都充满希望和力量,生机勃勃,迎来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尽管世事纷繁不停忙碌,也要认认真真过这个节日。一会儿去商场买点料豆,自己再动手炒一点花生,过二月二要吃料豆的。
想想小时候,几十年过去了。“少年不知愁滋味”,在那刚刚改革开放,还缺吃少穿的时代,父母不知为我们遮挡了多少风雨,付出多少心血,生活中才有许多的温馨和快乐。仿佛又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听到那些亲切的声音,感受那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好心情,顿时心中充满无限的感动。外面天气阴沉,似乎雷声隐隐,春云升腾,很快就会细雨濛濛。感慨之中,热泪不由地模糊了我的眼睛。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