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扒皮与葛朗台——「柳洪昌百度作家名篇力作专刊鉴赏」 「百度人才文学院」高端人才创作基地热点传播中!
□周扒皮与葛朗台
□作者:柳洪昌
富人是最会赚钱的,他们之所以会赚钱,因为赚钱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有钱就是成功,有钱就是上等人,有钱就可以当行政委员,当议会代表,当市长,一句话,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著名作家高玉宝的短篇小说《半夜鸡叫》,于1958年出版后风靡全国,不仅被编入了小学语文课本,还被制作成了木偶动画影片,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虽然于2001年被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删除,但其影响依然深远。
当年读过小学,或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周扒皮从来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半夜就得起床,捏着鼻子、伸长脖子、再噘起嘴学鸡叫,他容易吗?说到底,不还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赚钱没有快感,像周扒皮那么大岁数的一个老头子,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强烈的赚钱欲望呢?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理解周扒皮那样的地主,年龄那么大,又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学鸡叫呢?因为以前没有钟表这样的计时工具,长工们是从鸡叫起床开工,日落才能收工。周扒皮半夜起来学鸡叫,使得长工们提早起床,为他披星戴月地劳作。长工们恨死这个周扒皮了,最后忍无可忍,是小长工小宝献计,长工们齐心协力,才终于教训了周扒皮一顿。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著名作家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只能算是个土财主,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相比,虽然是小巫见大巫,但两个人赚钱的快感,对于赚钱本身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而言,应该是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只是葛朗台赶上了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
拥有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不断地拥有。每个人都有拥有的欲望,且不说周扒皮并没有享受多少,就算是他舍得吃,舍得喝,但口腹之欲,很容易满足,山珍海味吃不了多久,也就吃腻了。钱再多,食不过三斗,寝不过三尺,金银财宝又不能带进棺材。从需求的角度来讲,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很多钱都是多余的,花不着,根本花不着!不是吗?周扒皮与葛朗台的财富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既可笑又可怜。事实证明,假如指望周扒皮、葛朗台这样的有钱人来“先富带动后富”的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胡言乱语,是绝对不可能的。
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比旧式的地主精明、凶狠、聚财方式充斥着血腥味儿。他靠官商勾结发了大财,当过行政委员,市长。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捞油水,仅十年时间,就成为了索漠城的首富。他既有贪婪成性、薄情寡义、老奸巨滑的一面;又有精明能干、洞悉先知、朴素吝啬的一面。
葛朗台虽然拥有索漠城最多的财富,但对待他病重的妻子,却是终日惶惶不安。他倒不是为妻子的病情担忧,而是担心治病要花掉他很多钱。花他的钱,就如同割他身上的肉一样。在妻子因病过世后,为了让女儿放弃遗产的继承权,他每天都会在女儿面前伪装出各种可怜兮兮的样子,想通过自己病弱无助的行为来打动女儿。有一天,当葛朗台终于获知女儿欧也妮:同意放弃继承母亲的遗产时,葛朗台竟癫狂而突兀地将女儿紧紧地搂抱在怀里,给了女儿一个让人讶异、又几乎让人窒息的拥抱。
葛朗台82岁时瘫痪了,但他对黄金的痴迷,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是变本加厉。他经常让女儿欧也妮去堆满黄金的密室里抓一把金路易(一种金币)出来,摊放在桌面上,葛老头儿就像似刚会看东西的幼儿一样,傻盯着一件物品,定睛看那几枚金路易,而且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像孩子一样,会不时露出一个吃力的微笑。
葛朗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攫取黄金,在他弥留之际,当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伸过去让他亲吻时,葛老头儿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突然伸出了双手,拼尽全力地想把它据为己有的样子,耗尽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声叹息。
在周扒皮与葛朗台生命走到尽头的时侯,心里惦记的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亲人,而是折磨了他们一辈子的金钱。金钱扭曲了他们的灵魂,使他们变成了一个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顺便再多说一句,佛教认为,极度贪婪和吝啬而又为富不仁的人,死后会转生到饿鬼道或畜生道。这些饿鬼常常因为贪婪和吝啬而缺乏食物,衣不蔽体,生活极其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