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郭占奇,一九四九年农历二月生,河北省曲阳县南留营村人,大专文化。1971年初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涪陵军分区,1989年就地转业在涪陵工作。热爱传统诗词及书法近六十年,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为涪陵地区作家协会首届会员(并书写成立大会横幅),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涪陵地区书法协会首届理事和涪陵区书法家协会理事。在正规的全国诗文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及精品奖、优秀奖多次。拙著《芝兰集》(上册为《寓庐诗话》,下册为诗词集《天高茶对月》和文集《涪陵赋》共计63万字)由北京线装书局于2023年8月出版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九九漫题
文/郭占奇
思飞故土到田畴,耕地也曾驱老牛。
而今悔不知它累,鞭子高扬几次抽。
网络点评
九九漫题文/郭占奇思飞故土到田畴,耕地也曾驱老牛。而今悔不知它累,鞭子高扬几次抽。
关于"九九漫题"的诗歌赏析
"九九漫题"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作者对故土田畴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去农耕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一、故土情怀
"思飞故土到田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的思绪如同飞鸟,穿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那片熟悉的田畴。这里,田畴不仅是劳作的地方,更是诗人心灵的归宿1。
二、农耕记忆
"耕地也曾驱老牛",这句诗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曾经的农耕岁月。
驱赶着老牛,在田间辛勤劳作,这一幕成为了他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老牛的形象,也象征着勤劳与坚韧。
三、反思与悔悟
"而今悔不知它累,鞭子高扬几次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与悔悟。他意识到,在曾经的农耕生活中,自己并未充分理解老牛的辛劳,甚至几次扬起鞭子抽打它。这种悔悟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对农耕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一种启示,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辛劳与付出。
白鹤梁文学
编审/曾小蓉
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