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目光
马俊玮
印象中总是和父亲面对面或并排坐在一起,很少看到父亲的背影,他总是迎着我、面对我,炙热的目光伴随着我一路成长。
小时候,坐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在庄严的天安门前,目不转睛的看着雄浑威武的三军仪仗队,耳边响起激情澎湃的国歌,仰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父亲告诉我,参军入伍是他的梦想,未能如愿也是今生最大的遗憾,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父亲那清澈的目光,充满热情和期望。那一刻,参军入伍的种子便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
少年时倘若我犯了错,父亲总是向我瞪眼睛,那凶神恶煞的目光令我毛骨悚然。无论何时,我必须完全的听他的话。吃饭有规矩:不能吧唧嘴、不能用筷子敲碗;长辈不坐下,晚辈也不能提前入座;若有客人来家里,必须等客人先动筷。训练须坚持: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跑步和力量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天也不能落下。只要我不遵从他的想法,他就怒目圆睁,死死的盯着我,眼里似乎冒起了火花,烧的我丢盔弃甲败下阵来,那充满着急切和严苛的目光令我印象深刻。我曾以为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是童年最昏暗低沉的时光,慕然回首才发现,那是我最珍贵的奋斗足迹,是我们父子二人最难忘的时光。他带着我做的一切都是让我学会自律,学会坚持,快速的独立和成长。
火红的18岁,带着儿时的军旅梦想和父亲的殷殷嘱托,我携笔从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营。
还记得那个寂静的夜晚,路边开满了艳丽的红柳花,黑夜也挡不住璀璨的星光,我雀跃的心跳仿佛声声入耳。我们父子二人走在小道上,和煦的晚风吹过,我们都没有说话,但好像已经说了很多。望着远方的万家灯火,父亲的目光悠远而深长,满盛着欣慰和骄傲,喜悦悄悄溢出眼角,我的心也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启程前一晚,父亲为我举办了欢送会,家里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大人间的小酌是避免不了的。我兴高采烈的穿上了崭新的迷彩服,被大家围坐在正中间。那天父亲的话异常的多,他喝了很多很多的酒,带着醉意,来来回回就那几句话:“玮玮,到了部队要好好干,一定当一个好兵”。那晚的夜很黑很沉,黑到我来不及看清父亲的目光,就踏上了离家的行程。
铭刻在记忆里的那天,2016年9月3日,武装部大院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100多名新兵身戴大红花参加“欢送新兵入伍仪式”。我有幸代表全体新兵上台发言,满腔热血的讲了很多,有一句话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相信我的选择是无悔的,我将不负父母重托,不负华州父老乡亲众望,刻苦学习,严格训练,不久的将来争取成为一只砺练长空的雄鹰。”一群血气方刚的男儿在军旗下宣誓,铮铮誓言在武装部上空久久萦绕,宣誓的那一刻,我在台上看到了父亲,他叉着腰,默不作声,面色沉稳。与父亲的目光相撞,他定定的看着我,微微的点头致意,那一瞬间,那坚定的目光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别在部队混日子,相信自己,可以的。”临别时父亲那句话和他那充满着信任的目光,让我满怀信心奔向远方。
新训的生活机械而枯燥,因父亲对我从小加训,很快我顺利的完成了一名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新训生活,那就是“脱胎换骨”。体能训练一次次突破个人极限,冲圈冲到双腿发抖,呕吐不止。战术训练最磨练毅力,锻造血性,零下十几度的寒冬,一次一次的练习战术动作,磨破的手肘和膝盖流淌出鲜血,和迷彩服粘在一起。伤口刚刚结痂又再次被撕裂,白色的床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一道道红色血渍。放弃的念头一闪而过,想到父亲充满着期待和信任的目光,绝不能让它充盈着失望。便一次次告诫自己:“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更是我儿时斩钉截铁的梦想,无论多苦多累,我都要咬牙坚持。”
很快我迎来了第一次军考。那个黄昏,与父亲视频电话,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他落泪,第一次看到这个坚强伟岸的男人脆弱的一面,第一次在他的目光里看到了丝丝温情。他强忍着泪水,苍老的面容里挤出一个大大的微笑,看着我一字一句的说:“选择留下,还是回家,爸爸都无条件支持,一直没告诉你,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最优秀的!”看着那闪烁着泪花的目光,我再也克制不住涌动的泪水,父与子在电话两头痛哭流涕,泣不成声。电话挂断后我点了一根“黑兰州”,炊烟袅袅,星斗满天。我看着远方灰沉沉的天,大口大口的抽着烟,让眼泪肆意的流淌,捻灭烟头,我暗下决心,留下来再试一次,背水一战。
备考的日子倍受煎熬,早上5点爬起来背英语单词和政治理论,白天训练,晚上挑灯夜读攻克数理化,每天身心俱疲。但是一想到那个饱含热泪又充满着鼓励的目光,就会迅速调整状态,继续咬牙奋斗,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终于,星光不负赶路人,2019年6月再战军考。8月17号我收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仿佛受过的所有苦难都成了最好的财富。这滚烫的录取通知书穿过无数个孤寂寒冷的清晨,穿过无数个挑灯熬油的夜晚,径直的飞到了我的手上,重有千钧。那一刻我终于领悟到:命运让我一次次经历失败是想告诉我,让我用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自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它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那一刻,我抬头望了望明朗的月空,朝着家的方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给父亲打通了视频电话:“爹,这次儿子没让您失望。”依旧是电话两头痛哭流涕的父子,只不过这次,眼眶里浸满了喜悦的泪水。
军校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挑战。四年期间,我主动担任学员队骨干,锻炼管理能力;策划并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晚会和现地教学活动,锻炼组织能力;担任主持人、参加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锻炼表达能力;担任写作俱乐部主席,培养写作能力;主动结交优秀的教员和战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慢慢的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清楚的记得父亲那坚定的目光一直伴随着我,给我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独一无二的七年军旅生涯,带给我一次次深邃的思考和成熟的转变。军营和院校的经历锻造了我坚韧、刚直、坦诚的品格和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它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笔挺的军装背后,是永远支持鼓励的目光。
现在的父亲也总是一副严肃又不苟言笑的样子,可是我能透过那看似冷酷的外表,看到对儿那细腻柔软的内心,能感受到我回家后他忙前忙后的兴奋,更能理解他那无比刚强又柔情似水的目光。
父亲的目光一直伴随着我,从未弃我而去留我一人独自成长。如今不能许父母大富大贵,孝敬身前,唯能谨听教导,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军人。
父亲的目光,悠远而意味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