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花深处,寻找生命的诗意栖居
——读龚文瑞《繁花深处》有感
郭文
在这个被钢筋水泥包裹的时代,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用脚步丈量生活的长度,却忘记了用心感受生命的温度。直到遇见龚文瑞先生的《繁花深处》,那些被尘封的记忆与感动才如春日的溪流,缓缓浸润心田。这是一部关于生活、关于自然、关于心灵的诗意散文集,更是一曲献给生命本真的赞歌。在字里行间,我仿佛看见一位智者,在时光的长廊里轻轻拾起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美好,将它们编织成一幅绚丽的生命画卷。
在《繁花深处》中,时间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维度。龚先生笔下的时光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印记。他写秦淮河上的汩汩桨声,写红河之旅的心灵放歌;写春天里的上海和金陵寻梦中的南京;写美哉江西、北京宋庄和家乡话是最大的乡愁。这些看似平常的时光之旅片段碎花,但在他的笔下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转换成了浓郁的乡愁,和对“第二故乡”的迷恋追求。
“城市是文明成果的累积,岁月沉淀历史,时间镌刻记忆。”龚老师富有哲理的文字,让我不禁驻足思考:我们是否太过匆忙,以至于错过了生命中太多美好的瞬间?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习惯了用手机记录生活,却忘记了用心感受生活。今天,龚老师用文字提醒我们,真正的生命之美,往往就藏在那些细微的时光褶皱里,就淌在城市乡村知名不知名的大街小巷子里。
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踏上哈尼梯田,一级一级登天,拖来彩虹当桌摆成长街宴。裁剪蓝色天幕,长席铺上桌布,撒下彩云朵朵,长街成花河……”的诗歌,还有日常细节——窗台上绽放的茉莉、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清晨第一声鸟鸣,全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在《繁花深处》中,我学会了放慢脚步,用心感受每一个当下,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馈赠。
龚老师笔下的自然,已经不是简单的景物描写,而是一种生命情感的对话。他写山,山就有了灵性;他写水,水便有了情感;他写花和酒,花和酒便有了灵魂。总之,在他的文字里文章中,自然不再是客观存在的外物,而是与人类心灵相通的生命体。
“……晚霭的余晖中,我看见自己的影子淡淡地投在水面;清晨的轻风里,我享受着岸畔杨柳随风轻舞的诗意场景……”这样对南湖清水的真实描写,又一次让我感受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鸣。如今,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现代人逐渐失去了与自然对话的能力,而龚老师的文字诗语,恰恰为我们重建了这种连接。
的确,通过他的笔触,我也重新认识了身边的自然。原来,一片树叶的飘落可以如此优雅,一朵野花的绽放可以如此动人,一阵微风的轻抚可以如此温柔。这些静物动体被我们忽视的自然之美,也灵动说明正是治愈现代人精神焦虑的良方。在《繁花深处》散文集中,我找到了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龚老师的文字才识,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他笔下的“繁花”,既是自然界的百花争艳,也是心灵花园的绚丽绽放。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的心灵花园是否已经荒芜?也许从他的文里感悟中能找到答案。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花园,需要我们用心浇灌。”是呀!龚老师这本厚重的散文集,就像一记温柔的提醒,唤醒着我们对精神人文世界的关注。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忘记了给心灵留一片净土。而《繁花深处》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精神栖居的空间。
不错,通过阅读《繁花深处》这部散文集,我学会了在繁忙的生活中,为自己保留一片心灵的净土。因为在这里,可以放下世俗的纷扰,静听内心的声音,感受生命最本真的美好。所以说,这种精神上的富足,就远比物质的积累要更加珍贵。
在《繁花深处》的世界里,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一种充满诗意与美好的存在方式。龚老师用他那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美好生活的窗。可在这扇窗外,我所看到的,不仅有自然的繁花,城市的繁花,家乡与他乡的繁花,更多的还有心灵的芬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文字诗句来滋养心灵,找回生命最初的感动与美好。好让我们在繁花深处,寻找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好让自己的生命如花般绽放,让自己的心灵如诗般栖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