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不可骄
王尧时
小溪不语向江流,岭近青霞纳鸟啾。
春柳低垂风骨韧,墙芦摇晃性情浮。
松根抱朴承天誉,云脚争驰化蜃楼。
躁竞终归成泡影,恬闲但寄一扁舟。
2025年3月5日
赏析
首联“小溪不语向江流,岭近青霞纳鸟啾”,以小溪默默流向大江的景象开篇,暗示着低调与谦逊的力量。小溪虽不言不语,却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与那些张扬炫耀者形成鲜明对比。岭高近青霞却不拒绝鸟鸣声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对谦逊品质的颂歌。
颔联“春柳低垂风骨韧,墙芦摇晃性情浮”,通过对比春柳与墙芦的不同姿态,进一步阐述了谦逊与浮躁的区别。春柳低垂,看似柔弱,实则风骨坚韧,经得起风雨的洗礼;而墙芦则随风摇晃,性情浮躁,自以为得志,实则难以立足。这里,春柳成为了谦逊坚韧的象征,墙芦则映射出那些心浮气躁之人的形象。
颈联“松根抱朴承天誉,云脚争驰化蜃楼”,以松树和云彩为例,继续深化主题。松树根深叶茂,坚守本真,因此赢得了天地的赞誉;而云彩则急功近利,争相驰骋,最终只能化作虚无缥缈的蜃楼。这一联通过松树的坚守与云彩的虚幻,进一步强调了谦逊与浮躁的不同结果。
尾联“躁竞终归成泡影,恬闲但寄一扁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明确指出,那些急功近利、浮躁竞争而常好显山露水之徒,最终只能落得一场空;而那些保持恬淡闲适心态的人,却能像一叶扁舟那样,悠然自得地寄托于天地之间。这里,扁舟成为了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象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综上所述,此诗以生动的自然景物为载体,巧妙地传达了谦逊坚韧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寓含了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全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引人深思,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尧时,1952年出生。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人。自古至今唯一以七言民歌意释《道德经》之作家、诗人、人民书画家。系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得一诗书画院院长。曾是世界华人文化交流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兼《海南联粹》执行主编和《琼苑》、《鱼鳞洲报》、《东方诗联》主编。现为《琼声》、《大众诗联》主编。著有《“道德经”意译歌》、《诗书缘》等书。其家庭被评为2020年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