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文/金色浪君
惊蛰初雷慰野翁,庭前果木闹花丛。
烟光二月染山色,鸟语千回啭碧空。
此景吟诗言不尽,今来入画意无穷。
踏青趁早邀西岸,向日南门沐柳风。
达州北山廊子扁张前平2025年3月5日10时23(夜)
惊蛰有寄
文/金色浪君
入春二月雨霏微,惊蛰响雷虫乱飞。
对景寻幽沽酒醉,放怀写意踏云归。
桃花不识蜂王面,流水还嫌鲤鲫肥。
已是风和凡物醒,争鸣百鸟向阳晖。
达州北山廊子扁张前平2024年3月4日11时45(夜)
诗评
金色浪君的这两首关于惊蛰的诗,生动展现了惊蛰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悟,在遣词造句、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 意象鲜活,绘就惊蛰盛景:《惊蛰》一诗开篇“惊蛰初雷慰野翁”,以“初雷”这一典型意象,瞬间点明节气,“慰”字赋予雷声以情感,传递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给人们的喜悦。“庭前果木闹花丛”,“闹”字化静为动,将果木繁花盛开、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惊蛰有寄》中“惊蛰响雷虫乱飞”同样以惊雷和纷飞的虫蚁,直观呈现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特征,让读者如临其境。
- 声色交融,营造优美意境:“烟光二月染山色,鸟语千回啭碧空”从视觉和听觉出发,勾勒出一幅色彩明艳、充满生机的春日画卷,朦胧烟光为青山添彩,婉转鸟语让碧空更显灵动。“对景寻幽沽酒醉,放怀写意踏云归”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随性洒脱的氛围,诗人陶醉于惊蛰美景,饮酒寻幽、乘兴而归,使整首诗充满了闲适的意趣。
- 情景相生,抒发春日情怀:两首诗都借惊蛰之景抒发情感。《惊蛰》中“此景吟诗言不尽,今来入画意无穷”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惊蛰美景的由衷赞叹,言语间满是对自然的热爱 。《惊蛰有寄》里“已是风和凡物醒,争鸣百鸟向阳晖”,在描绘万物苏醒、百鸟争鸣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日蓬勃生机的歌颂,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 巧设对比,增添诗韵趣味:《惊蛰有寄》中“桃花不识蜂王面,流水还嫌鲤鲫肥”颇为新奇,以桃花与蜂王、流水与鲤鲫的“不识”“还嫌”形成拟人化的对比,在诙谐中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从侧面展现了春日里动植物的独特状态,别具一格 。
- 语言质朴,韵律和谐工整:两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却不失表现力,如日常话语般亲切。在韵律上,严格遵循格律要求,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展现了古典诗歌的形式之美 。
金色浪君的这两首惊蛰诗,以细腻笔触和独特视角,将惊蛰节气的特点、春日的美好风光与个人的情感感悟巧妙融合,是春日诗歌中的佳作,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惊蛰时节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