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感怀
蒋海荣/安徽淮南
惊蛰冷暖交融刻,山影单淮水凉。昨日暖春今日寒,凭栏望烟雨,漫山绿朦胧。
愚妇触屏学诗文,又添心意祝福间。切将忧愁付东风, 满心觅绿柳,小径探花红。
诗评
蒋海荣的《惊蛰感怀》是一首借惊蛰时节之景,抒发内心情感与生活感悟的诗词,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上别具特色。
- 景情交融,细腻入微:上阕开篇“惊蛰冷暖交融刻,山影单淮水凉”,精准捕捉惊蛰时节气候乍暖还寒的特点,“山影单”“淮水凉”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景中含情。“昨日暖春今日寒”进一步强化气候的多变,“凭栏望烟雨,漫山绿朦胧”则描绘出一幅烟雨朦胧、春山初绿的画面,诗人凭栏而立,眼中之景不仅是自然的惊蛰春景,更融入了自身在季节变换中的复杂情绪,借景抒情,情景相生 。
- 生活写照,情感真挚:下阕从写景转向写人,“愚妇触屏学诗文,又添心意祝福间”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与情感交流,“愚妇”是自谦之词,生动体现出诗人积极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添心意祝福”则为诗词注入温暖的人文关怀,充满生活气息。“切将忧愁付东风, 满心觅绿柳,小径探花红”表达出诗人想要摆脱忧愁、拥抱美好春天的决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探寻生活中的希望与美好,情感真挚而热烈 。
- 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整首诗词语言质朴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将惊蛰时节的感受、生活场景以及内心的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如“昨日暖春今日寒”“满心觅绿柳,小径探花红”,通俗易懂,让读者能轻松理解诗人的心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上阕着重描写惊蛰时节的自然景色,从气候到山水,从远及近,勾勒出春景的轮廓;下阕转而叙述自身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变化,从学习诗文到传递祝福,再到排解忧愁、寻觅美好,层次清晰,逻辑连贯,使整首诗词的架构完整,主题突出 。
这首《惊蛰感怀》通过对惊蛰时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清晰的结构,引发读者对生活与自然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