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行(3)
走进华门
文/董莲芬
正月初七下午我们驱车赶到临汾住下。
第二天吃过早餐,在赶往大槐树公园的路上路过尧庙华门。因为华门是2002年新建的一座人文景观,团里大多数人对此没有兴趣,我想既然路过停车拍张照片也无妨。
我们导航到尧庙村的一个十字路口,往北步行300米,来到华门前的一条大街。往西看,华门赫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华门坐西朝东,门前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宽阔大道,因新年游园会正在进行中,整个街道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华门高大而庄重,旭日的阳光勾勒出它的轮廓,使它更加显得威严而神圣。 心想既来之、则进之。
华门是一座寓意华夏文明之源的文化景观。华门由基座、主门及门楼三部分构成,正面三门矗立,象征尧、舜、禹三帝。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堪称“天下第一门”。
主门正前方长达25米的瀑布墙,就像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水高悬而下,华夏文明由此渊源。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21个彩球,代表着尧舜之后夏、商、周、秦、汉等二十一个历史朝代,生动地展现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从尧舜开始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56级黄褐色台阶代表着56个民族,寓意中华文明由各民族历经五千年共同创造的。台阶两侧车轮造型的栏杆实属罕见,雄浑厚重的石雕车轮,仿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如车轮滚滚,前辙后继、一往无前。
当我们拾级而上即将踏入庄严的刚刚开启一半的华夏之门时,情不自禁放缓了脚步,正正衣冠,收敛一下浮躁的心态,然后抚摸着大红色的扇门轻轻地踩着祖先的脚印,穿越时空来到了文明始祖——尧帝世界。一瞬间,我耳边仿佛听到那五千年前的浑厚有力的开门声:“门开国盛——”
国门打开就是文明的开始,国门开放才有文明的兴盛。
冲门正中位置是一尊连环九鼎,是华门的镇门之宝。这一“连环九鼎”是青铜铸造而成的,高2.9米,宽2.4米,由主鼎和副鼎组成,八尊副鼎相互环连,围绕主鼎衔接,形成一鼎撑九鼎,九鼎融一鼎,寓意九九归一,昭示一言九鼎。 往上看尧天舜日,更是让人震撼!位于顶部门中央的巨型水晶太阳和周围八个火焰星球构成“九日同辉”,九道蓝色光环围绕太阳递次向外扩伸构成“九重天体”,展现了上古社会“尧天舜日”的文明景象,给人以高远深邃之感和无限的遐想……
华门大厅由八根顶天立地的龙柱支撑,高大挺拔,气势雄壮,这就是举世无双的“八龙柱”。均为青铜铸造,这些龙具有独特特色——无角无爪,简洁质朴,不做盘龙状,而是腾悬飘浮,柔如流水、刚若石嶂,观之有神、呼之欲动。八龙对称排列,龙首相望,在彩云石柱和顶部天体的衬映下飘逸腾升,如火如云、如电如风。
西门两侧挂有一幅长达500字的巨联,上联写五千年的变革发展,下联写五千年的思想文化。读一联而知五千年,堪称联中珍品。紫铜精制,是全国规摸最大、字数最多的楹联,与天下第一门相呼应,堪称“天下第一联”。
大厅两侧的四个殿堂,陈列的是中华民族四大信仰铜雕:“中华祖坛”是燧人、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帝尧、帝舜的青铜雕像。“中华圣坛”是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百家杰出代表的大型铜像,“中华教坛”是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王母娘娘和佛教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佛等宗教人物的大型铜像,“中华神坛”玉皇大帝、送子娘娘、妈祖、龙王、财神、土地爷、关老爷等被民间百姓尊为神灵的人物雕像。
目睹大厅的一切无不让人惊叹不已!为华门的宏大而精巧的设计和丰富的文明、文化元素完美融合而拍案叫绝! 欲了解更多人文奇观需更上一层楼,于是我们乘电梯直达五层门祖阁。
这里陈列着中国的“门祖”和“门神”文化。阁楼南北大门各有一副门文化对联,北侧为“开开闭闭一瞬间,进进出出五千年”。南侧为“进出有道勿忘思门祖,起居无忧何不惜门神”。阁楼内位于东侧的铜像是中华民族的“门祖”——有巢氏。相传他在一万多年前发明了构木筑巢,使人类结束了穴居和树居,开创了人类居住建筑的历史。“居而生屋,屋必有门”,因而“有巢氏”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人居始祖,自然也就是“门祖”了。西侧展示的是中国古老的“门神”文化。位于中间的木雕门神是中国古代驱鬼镇邪、捍卫平安的最早化身,名叫神荼和郁垒,这是中国最早的门神造型,旁侧两门对应的门神是中国民间使用最广的白脸秦琼和黑脸尉迟恭,至今我国民间仍然流行春节贴门神的习俗。位于阁楼中央的是一尊青铜八卦愿珠,借中国阴阳八卦文化和门祖、门神之灵气,来到这里的游人可以旋转分布八个方向的“愿珠”,寄托对天、对地、对国、对家、对人、对事的美好心愿。 从门祖阁再爬一层楼梯就是华门最高观景台。平台中央是一尊举世无双的“多音方钟”,悬挂于高达2米的青铜扁足鼎底部,更显古朴庄重。钟高1米,宽0.6米,青铜铸造,体态方型,四面击之,声音各异。同游者拿起钟锤四面而击,钟声悠扬、心悦神驰,同钟异声、八方共鸣。有趣的是,同游者边敲边说“钟声敲响,黄金万两”引来众多游人的随声附和。
辞别多音方钟,我们登高远眺,四周风物尽收眼底。此时此刻再看我们来时的路和中间广场,恰如一个巨大的“中”字,不禁感慨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此时东边太阳早已冉冉升空,西边汾河如玉龙奔腾,南面是田园风光一望无际,北边是临汾市区的繁荣昌盛。俯视大地,似腾空居高临下;仰望天宇,如神仙心旷神怡。
此时另一同游者打电话说在四层等我,我们赶忙下去与他会师。
原来四层是“巾帼大厅”这里有我自小崇拜的“东方女神”、“东方女杰”,花木兰、佘太君等巾帼英雄都在这里。还有“女性字韵”,让我懂得了女性的伟大和“女”字的演变过程。
中央地面是女娲造人的塑像,展示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金碧辉煌的女娲侧卧于地,用泥土抟出十八个栩栩如生的泥童,表现了人类诞生之初童年时代的各种神态,非常可爱,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三层是“乾坤大厅”,这里陈列着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著名文献、重大发明和重要人物。位于大厅中央的水晶球直径7.5米,是全国最大的水晶球,透过球体可以俯视中华大厅。水晶球表面铜雕各个不同朝代中华帝国版图。大厅中央除陈列着秦代战车,还有一艘郑和航船,展示了中国古代陆地和水上的交通工具。大厅东西两侧,是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经典宝库,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科技各100部经典名著。,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哲学、政治、军事、历史、地理、科学、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的智慧成就。
直观地展示中国文化和历代先贤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大厅南北两端分别陈列着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立体铜雕,展示了中国古代举世无双的军事工程和水利工程。大厅的四周有三十二件青铜雕塑,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重大发明和重要人物的艺术珍品。分别是上古社会四大发明:取火、凿井、农耕、制陶;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造纸、印刷;古代四大文化先圣:孔子、孙子、屈原、司马迁,古代四;艺术大师:师旷、王羲之、吴道子、关汉卿;四大民生巨匠:鲁班、贾思勰、黄道婆、李时珍;四大外交名人:张骞、玄奘、鉴真、郑和;四大盛世明君: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四大民族英雄:文成公主、岳飞、郑成功、林则徐。这三十二尊群雕浑然一体,造型逼真,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自远古以来划时代的文明成就和民族精神,突出了华门华夏文明纪念碑的文化主题。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时间已近11点钟了。在外没进来的年轻人打电话催我们了……
走出华门,同游者异口同声地说:“真的是太震撼了啊!”。
华门是非常值得一游的景点,因为华门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华夏文化之家,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史书,将华夏的历史文化展现在每一位游客面前。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该走进这扇历史大门,穿越时空与先人对话,与文明相遇……作者简介:董莲芬,笔名卷帘人,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平生喜欢文学,擅长散文创作,近几年时有作品见诸《邢台日报》、《牛城晚报》、《快乐老人报》和知名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