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2024年12月6日,“山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校园文学开题报告会”在太原京都大酒店隆重举行,孟国泰应邀作主题报告《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之高快读写》,三晋名校长贾震特别着红衣参会,引发孟国泰注意。图2,2025年1月8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道与术”走进洪洞三中,贾震(左2)在孟国泰的“三标课堂”实操课上观课。图3,2025年2月21日,在结束“首届学校逆袭之道高峰论坛”(德州睿聪高中),贾震(后排左3)追随孟国泰到位于孟子故里的邹城二中观摩“三标课堂”实操指导。
窗外,雪花漫天飞舞,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静谧与诗意。贾震静静地站在窗前,凝视着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心中却燃烧着对教育的炽热火焰。那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改革创新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贾震,一位在三晋大地上享有盛名的山西省名校长,身材略显富态,天庭饱满,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智慧的光芒。稀疏的头发和额头上浅浅的皱纹,记录着他在教育战线上多年的奋斗与思索。他时常挂着温和的笑容,给人以亲切之感,但当谈及教育时,他的眼神便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穿透迷雾,直击问题的核心。
2024年12月6日,太原京都大酒店内,“山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校园文学开题报告会”正在热烈进行中。贾震特意穿着一件鲜艳的红毛衣,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他笑着对身旁的同事说:“今天,我要像一只开屏的红孔雀,吸引孟先生的注意!”他的笑声爽朗而富有感染力,引得周围的人也纷纷露出了笑容。
孟国泰先生,这位在教育界掀起改革浪潮的风云人物,正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清泉般滋润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田。贾震坐在第一排,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孟先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渴望,仿佛在寻找着引领他前行的灯塔。
“你找我,就对了。”孟先生的这句话在贾震的脑海中久久回荡。回想起与孟先生的初次见面,那个温暖的拥抱,那份突如其来的信任与默契,贾震深知自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会议结束后,贾震毫不犹豫地跟随孟先生前往忻州原平市。在那里,他结识了原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宋建龙、实达中学校长边国玺等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同仁。他们相谈甚欢,贾震从他们的经历中感受到了“追孟”之路的艰辛与不易,但这份经历也更加坚定了他前行的决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奇迹。”孟先生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贾震的心弦。他回想起自己多年的教育生涯,那些曾经让他感到困惑的课堂,那些苦苦挣扎的学生,那些疲惫不堪的教师。他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并非简单的灌输,而是唤醒学生内心的潜能与热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震跟随孟先生深入课堂,亲眼见证了“三标课堂”的神奇魅力。一道化学题,在老师讲解后仅有7人能解答,但在孟先生的指点下,全班47人竟然全部掌握了这道题的解法。一堂写作课上,学生们更是写出了高分作文,连班主任都感到惊讶不已。站在教室后的贾震,内心震撼不已,他仿佛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一种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可能。
“复杂的教育简单做,简单的教育重复做,重复的教育创新做,创新的教育快乐做,快乐的教育一生做。”孟先生的这句话成为了贾震的座右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思考如何将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引入自己的学校,为师生们带来全新的改变。
2025年1月8日,贾震正式成为孟国泰先生的弟子。在洪洞三中的“三标课堂”培训会上,他站在台上,面对着300余名师生,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责任感。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但他也相信,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带领学校走出困境,迎来新的曙光。
“我们从来没有赢过,哪里还怕输?!”贾震的这句话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教育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与艰辛,但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夜深人静时,贾震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孟先生的身影、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们自信的笑容……这一切都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段全新的旅程,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旅程。
2025年3月1日,在纪念中国亚圣孟子诞辰2397年的重要时刻,作为孟子教育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贾震追孟,不仅追到了“今孟”,还跨时空追到了“古孟”。他在第25期“三湖教育线上论坛”上从四个维度解读了《孟国泰与孟子的跨越时空对话》:
一、教育本质的透视。孟子主张“人皆可为尧舜”,对万民进行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由外而内的,是输入式的。孟国泰“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教育方式上尊重个体,是导育,自下而上的,由内而外的,是唤醒,是点燃,是输出式的。
二、人性论的演进。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国泰主张“人性混沌(矛盾)论”,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勤奋与懒惰,勇敢与懦弱,自信与自卑……
三、教育教学目标。孟子认为人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更多的属于人伦关系层面的。孟国泰提出“新五乐”,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是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创新密码。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批判精神。孟国泰在祖先“道德四端”的基础上加上了“创”,指出创新是人的灵魂,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孟子的教育是“大一统”的全民路线,而孟国泰的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二者的教育路径不同。
所以,这篇对话非常有意义,有传承,更有创新,理论的突破,就是行动的先导,向孟先生学习,向孟先生致敬!
2025年3月5日,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纪念日,也是蛇年惊蛰,万物正在复苏,贾震校长的“追孟”之旅仍在继续……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是孟国泰的使命,当然也是弟子贾震的使命,为此,他们将全力以赴。
贾震的“追孟”之旅,不仅是对孟国泰教育理念的追求与弘扬,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贾震相信,只要坚定地追下去,就一定能够带领学校走向辉煌的未来,实现那个“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崇高梦想。
贾震校长,这位三晋大地上的教育追梦人,正用他的执着和热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传奇。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了教育的明天,勇敢前行。
人物简介
贾震,孟子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孟国泰先生弟子,山西省名校长,临汾市洪洞县三中校长。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