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向朝国,男,生于1938年。中共党员,函授大专文化。曾任涪陵区增福镇小学校长,中学副校长兼全镇学校工会主席。教育教学工作中曾多次荣获奖状。系中华、重庆、涪陵等诗词学会会员。曾任嘉陵诗词副会长兼编辑,涪陵诗词副会长兼主编。其作品散见于部分报刊及网络平台。曾获重庆新体诗歌贡献奖章。一篇《石沱镇赋》获征文优秀奖。也曾获涪陵区离退休教师书法赛三等奖,象棋赛三等奖。现系增福中学退休教师,因年高,精力减退,懒于参加各种活动了。
又到惊蛰万物醒(通韵)
文/向朝国
几声天鼓启蛰临,震动眠虫苏展伸。
暖化冰消河汨汨,温融雪沃草茵茵。
风吹岸柳青丝舞,日照枝芽绿色新。
整地春播一粒种,秋收满廪万颗存。
网络点评
《又到惊蛰万物醒》这首诗以惊蛰时节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的景象,整体上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点评:
起承转合结构清晰:
起:首句“几声天鼓启蛰临”以“天鼓”喻指春雷,形象地描绘了惊蛰时节的特征,为全诗定下了生机勃勃的基调。
承:第二句“震动眠虫苏展伸”承接首句,进一步描述了春雷唤醒冬眠生物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苏醒。
转:接下来的四句“暖化冰消河汨汨,温融雪沃草茵茵。风吹岸柳青丝舞,日照枝芽绿色新。”从自然景观的变化入手,描绘了冰雪融化、河流潺潺、草木葱郁、柳丝轻舞、新芽吐绿的春日美景,使诗境得以拓宽和深化。
合:尾句“整地春播一粒种,秋收满廪万颗存”以春播秋收的景象作结,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象的呼应,也寓含了勤劳与收获的哲理,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意象生动,语言优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天鼓”、“眠虫”、“河汨汨”、“草茵茵”、“岸柳青丝舞”、“枝芽绿色新”等,这些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如“震动眠虫苏展伸”、“暖化冰消河汨汨”等句子,既富有节奏感,又易于诵读和记忆。
寓意深刻,富含哲理:
诗中的“整地春播一粒种,秋收满廪万颗存”不仅描绘了农民春耕秋收的景象,更寓含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哲理。它告诉人们,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成果。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综上所述,《又到惊蛰万物醒》是一首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白鹤梁文学
编审/曾小蓉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