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正值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济宁阳光口腔医院以“传承雷锋精神,精进医疗技术”为主题,持续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为一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医疗深度融合的机构,该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深化社会责任,成为鲁西南地区医疗行业中的一股温暖力量。
文化铸魂:医疗与艺术的交融
在济宁阳光口腔医院总院,患者不仅能获得专业的诊疗服务,还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医院与地方共建“学雷锋实践基地”,黄志强院长与韩冬梅院长要求将雷锋精神融入医疗环境。黄志强院长表示:“医疗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应传递温度。我们希望通过学习雷锋,文化赋能,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抚慰。”
公益先行:义诊服务惠及社区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奉献,而阳光口腔医院将这一精神转化为常态化行动。近年来,医院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免费口腔检查及健康宣教。例如,在新春活动中,医院联合社区开展义诊,医护团队为居民细致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并针对龋病防治、义齿修复等常见问题答疑解惑。此外,医院还为广大市民提供诊疗优惠,鼓励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形成“医疗—文化—公益”的良性循环。
技术立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技术精益求精,服务永无止境”是黄志强院长常挂嘴边的话。医院通过引进数字化种植牙、隐形正畸等先进技术,提升诊疗精准度;同时,建立“一站式”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在一次采访中,黄院长强调:“学习雷锋,不仅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更要像他一样专注本职、追求卓越。我们要求每一位医生以‘匠人精神’对待临床工作,确保患者从初诊到康复全程无忧。”这种理念也体现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定期组织技能培训、病例研讨,推动医疗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榜样引领:从管理层到一线医护
医院的雷锋精神践行不仅停留在口号,更通过领导层的示范作用深入人心。黄志强院长与韩冬梅院长长期投身公益,带领团队走进学校、企业开展口腔健康讲座。例如,在“世界口腔健康日”,医院为中小学学生普及护牙知识,培养青少年口腔保健意识。这种“自上而下”的奉献文化,激发了全院员工的服务热情。一位年轻医生感慨:“在这里,雷锋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天查房时的耐心解释、义诊时的弯腰倾听。”
细节暖心:服务中的“雷锋印记”
在济宁阳光口腔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渗透于每一个服务细节。候诊区设有雷锋主题文化墙,展示雷锋语录与医护团队的服务承诺;诊疗室内,医生会为紧张的患者播放轻音乐,缓解焦虑情绪。一位曾因牙科恐惧症多年未就医的患者李女士回忆:“第一次就诊时,护士特意用动画演示治疗流程,负责技术的杨,院长还和我聊起家常,让我彻底放下了心理包袱。”这种“有温度的医疗”。
为提升服务效率,医院计划创新推出“雷锋岗”示范窗口,由资深医护轮流值守,专门接待老年患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全程陪诊服务。打造“最暖绿色通道”。
医院还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公益,“阳光护牙日记”定期发布科普短视频,用方言情景剧演绎护牙知识,单条播放量最高突破百万。评论区常有网友留言:“没想到看段子还能学知识,这样的医院真接地气!”
后记:
本文采写过程中,笔者跟随医护团队深入社区义诊现场,目睹了工作人员为九旬老人跪地检查的场景;在数字化诊室,见证了技术如何让医疗更精准、更人性化。
这些细节让人深切感受到:当雷锋精神与专业精神交融,医疗便不再只是冰冷的器械与数据,而是成为了照亮生命的光。
(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