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秤(小小说) (注)
文/休闲老农
前些年,在县城里有一家粮油店,店主人姓赵。赵老汉有一个儿子在附近一个工厂上班。白天,只有儿媳领着一个四岁的孩子在家,偶尔在店里帮帮忙。一家老少四口日子虽然过得不太富裕,却也丰衣足食,其乐融融。
有一天,赵老汉突发奇想,他经营的都是各种杂粮,米面和食用油之类的生活必须品,如果每斤多赚上一点点,数量多了,一年下来,不就赚多了?于是他马上想到星秤的老李。老李与他是发小,小学时的同学。一天,他把老李请到家里喝酒,问:“现时星一杆秤多少钱?"老李说:“多大的?" “带盘子的二杆子秤。” “那一般要二三十元钱吧。" 赵老汉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地说:“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给我星一杆9两为1斤的秤,秤上刻度仍然是10个点1斤,我给你一百元,可以吗?” 老李说:“这不是多少钱的问题,这样做是违法的。” 后来经不住老赵死乞百赖相求,最后算是同意了。“好吧。不过……” 正在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闯进来说,前台有人要买东西。于是赵老汉对老李说:“你自己先喝着,过一会儿我回来咱接着谈。”便出去了。
殊不知隔墙有耳,他俩的谈话被隔壁领孩子的儿媳全听到了。她想,这样做也未免太缺德了吧!于是赶紧跑出来,对老李说:“李叔,千万不能那样做!现在来不及多说话,我给你二百元,你把秤,星成11两为1斤的,可以吗?” 说着掏出二百元钱递给老李。这时见赵老汉回来了,老李赶紧把钱放进兜里。对赵老汉说:“好了,就这样吧,过一个星期来拿秤。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老赵一把拉住老李:“谢谢老弟!谢谢老弟!” 急忙把一百元钱塞给老李。老李匆匆走了,赵老汉笑了。老李也很愜意,星一杆秤,赚三百元钱,且再不担心有关部门找麻烦或群众检举揭发,何乐而不为呢! 长话短说。从此后时间不长,同一道街的两家粮油店忽然日渐萧条冷清,半年后其中一家见顾客越来越少,就关门大吉了。另一家也很少有人去买东西。唯有赵家的店每天都是顾客云集,一天比一天兴旺。赵老汉莫明其妙,但心里却很高兴。这年的大年三十夜,赵老汉兴冲冲准备了一桌子丰盛好菜,一家子高高兴兴过除夕。一边喝着酒,老汉对儿子和儿媳说:“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生意这么好?同行的两家店铺都嚷嚷没顾客,唯独咱家的很兴旺,这到底是咋回事?” 儿媳听后笑了。说:“爸,我知道为什么。”遂把星秤的事,笑嘻嘻地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并说:“你们若不相信,可借别人家的秤来验证一下。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呀,怎能去祸害百姓。”公公拿来邻家的秤一试,果不其然!一斤在人家秤上竟是一斤一两!赵老汉沉思了一阵子,恍然大悟。提出把店铺转交给儿媳经营。儿媳想了一下,也就答应了。毕竟公公年岁大了,忙活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歇了。
近几年,做买卖的都用上了电子秤。但儿媳一直坚持对顾客公平坦诚,薄利多销的原则。所以至今生意一直不错。
注:本文的“星”字为动词。星秤,即做秤,制造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