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校正了我的人生航向
朱自清
今天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2周年纪念日,回想近40年的军旅生涯,我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坚持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受益人。进入耄耋之年的我,最难忘的是当新兵的时候,我的新兵班长金珂送给我的一本《雷锋日记》,正是这本书帮助我校正了人生的航向。
刚入伍那会儿,在同年度兵中,我的个头没有其他新兵高,身体没有其他新兵壮,力气也没有其他新兵大,训练总是拖班里的后腿,别人投手榴弹一出手40多米,而我投的最远的一次也不过24米,练刺杀连枪都端不起来,练射击怎么也稳不住枪,更别说瞄准了,面对这些困难战友们替我着急,班长为我操心,入伍前曾在家教过书的我更是傻了眼,尽管战友以及班、排长万般鼓励,百般爱护,可我始终没有多大长进,我对自己也渐渐失去了信心。
一个星期天,我趁班长和同班战友不注意,一个人偷偷爬上营区附近的一座山,面对连绵起伏的大山,我选定了一座最高峰往上爬,心想翻过去就能得到自由。然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山头时,不曾想还有更高更多的山峰横在眼前,我终于没能走出这座大山,悄悄地回到了连队。对于我突然失踪,班长没有过多的批评我,只是塞给我一本,《雷锋日记》让我认真读一读,我明白班长的良苦用心,郑重的接了过来。在这本《雷锋日记》里,我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悟出了做人的道理。雷锋当新兵时,个头也小,身子骨也单薄,但硬是凭着一股子拼劲和钉子精神刻苦学习,认真改改造思想,苦练杀敌本领。我的现状与雷锋当时的情况何等的相似呀?我暗下决心,只要我照着雷锋的样子去做,不相信就赶不上队。
于是,我就像雷锋那样挤时间读书,并把读书所得记下来,我模模仿雷锋的样子。在月光下练投弹,其他同志休息了,我怕警醒他们,冬天便把衣服和鞋子抱到室外穿,偷偷的把背包带绑在树上练臂力,胳膊摔肿了,仍然咬紧牙关坚持,星期天我照着雷锋的样子,一个人拿着靶子在河滩上练瞄准。部队看电影,我主动要求看家练刺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我的训练成绩大有长进,轻武器实弹射击,取得了优秀成绩,投弹也取得了54米的好成绩,受到了连队嘉奖,加入了党组织,为后来提干奠定了基础。
新兵生活是每个军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走向成熟人生的重要一步。雷锋在当新兵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好事做了“一火车”,我就照着雷锋子的样子去做,星期天天不亮,我便约上其他小战友拿上麻袋,在附近玉米地里打猪草,趁饲养员不注意悄悄放在猪圈里。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雷锋在日记里写到:“一个人做一两件好事容易,最难的是坚持做好事, 特别是在自己苦累的时候,仍然坚持做好事。”为此,我就照着雷锋的样子,给自己定了个规矩,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苦累的时候越要坚持做好事,同班战友训练回来,衣服脏了,我悄悄拿出去帮助洗净、晾干、叠平、放回原处。部队野营拉练,班里的饭盆由于野炊,烟熏火燎,又黑又脏,我便在别人睡下时,把全班的饭盆集中起来,用沙子打磨的干干净净。由于我从新兵生活开始,就把雷锋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注意时时、事事、处处照着雷锋的样子去做,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逐步提高,这对我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和挫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我也从一名社会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合格军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当上了师级领导干部后,多次带领部队参加抢险救灾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现在我退休了,回想起来,我由衷的感谢我的新兵班长金珂,感谢他送给我的那本《雷锋日记》。
作者介绍

朱自清,1956年出生,1974年12月从陕西省兴平市入伍,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历任某特种部队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部某部副部长、兰州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大校军衔。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在兰州总医院任政治委员期间带领医疗队参加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甘肃省作协会员,著有《雪地上的脚印》、《好雨无声》等著作。作品多在军内外刊物发表。
